當年大熱的《士兵突擊》因為一個非常討厭的老師玩命的推薦,反而讓我抗拒這部劇,所以對它的了解只是當時被瘋狂轉發的一些經典臺詞,并不能真的理解這些經典臺詞背后到底想要表達什么。因為在看電視劇、電影或者書的時候,感覺更多是看自己,自己經歷過什么,對內容會有共鳴,才能讀懂。在10年后的今天,自己畢業工作經歷過一些之后再回頭看反而更有意思一些。原來抱著想了解下軍營生活來的,結果對這部劇里的戰友情,軍人生活的感動其實還并不是很多。讓我感觸的是從許三多這個人一路成長過程,從一開始大家都不看好的孬兵蛻變為最后的兵王,一個人的成長環境變化,遇到環境里人的變化,不同人的互動方式,翻天覆地的改變了他。關鍵詞是環境、個人、改變。
許三多的原生家庭成長背景來看他的性格
一個人的性格有很多因素,先天的性格、后天環境的教育,之前在知乎看到過一個很形象的比喻,一個人的原生家庭對性格的影響,就好比一個程序在開發初始就被寫入的最高等級的命令。后天成長中很難去修改這些程序,就好比一個人不能自己揪著自己的頭發把自己提起來一樣。所以電視劇的一開始就交代了三多原來是個孬兵樣子,家庭背景的介紹側面告訴我們是為什么。
電視劇里交代許三多家家一個小山村里,父親一個人帶著三個兒子,滿心期盼能通過兒子當兵改變命運,給這個家庭帶來一些希望。從軍這件事從大哥開始,到大哥帶著二哥去,到大哥帶著三多去。這些場景里,給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大哥和三多呆滯的眼神,父親動輒就拳腳相加,語言辱罵,大哥大概在這樣的環境下徹底的呆滯掉了,二哥有自己的想法所以眼神還有光澤,到三多如果不能當兵,也許繼續下去就是大哥那樣子。
所以他的性格表現出來大概是自卑、低價值感、否定自己、沒有主見
自卑,說話總是低頭,不敢正視別人的眼神
低價值敢,在后面劇情里,好幾次都自己先說 我笨著哩 類似這樣的話,被人問 你怎么這么著急承認錯誤
否定自己,到部隊開始訓練之后,在嘗試新的任務、訓練內容,會第一反應是我不行,我做不到,不相信自己
沒有主見,不能決定自己想要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比如老師給寫推薦信甩手而去,他喊了一聲我想讀書,可是并沒有什么用
許三多的環境變化,每一次的離別意味著和一些重要的人和事說再見,意味著一次成長變化
命運改變之初,從家到入伍——史今、成才
成才的出場,和三多放在一起,這沖擊力太強,就好像把三多和一個活生生的“別人家孩子”放在一起,似乎他們倆天生就是兩個極端,一個極端靈,一個極端鈍,但就是這樣兩個人可以一起做朋友,這感覺就好像太極八卦的意思,很極端也很和諧。本來三多是不符合史今招兵的標準,但在那樣的家庭場景下,大概也觸發了史今內心里一塊敏感柔軟的地方,他破例帶走了三多,自此改變了他命運,出現了成長軌跡中的第一個拐點。與此同時,成才本來也沒有被選上,但是最后一期出現在了火車站,所以這兩個人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在這個岔路口攜手同行。
用行動改變環境,五班——老馬一群人
按照三多在新兵連里的訓練情況,雖然史今從心里承諾向把三多留下來,也是做不到,毫無懸念三多被分到所有人都不看好的三聯五班,就好像被發配到草原坐冷板凳一樣。這個環境是什么樣呢?初見面就讓人大跌眼鏡,臟亂差宿舍,雜亂的桌上打折撲克牌,班長在做飯,沒有任何兵樣。也許這樣的環境才是符合所有人的預期的,那樣鳥不拉屎慌亂的地方,做什么都沒有人看見,這個環境里做好做壞都沒有區別,人自然沒有動力。而指導員和老馬談話最后,老馬說了一句話,大意是在這個環境下大多數人就是對的。其實老馬作為一個老班長,他有他的覺悟和堅持,但是到了這樣一個環境的時候,他也敏感的感受到手下帶隊人的情緒,他選擇了壓抑自己的真實想法,選擇適應這個環境,來維持表面的和平。直到許三多的出現,這個環境里的平衡被打破了。許三多在這個環境下表現出來第一個特質,他的鈍讓他感受不到來自環境里他人的惡意,天然過濾。如果說新兵連里短時間被訓練學習的一些規則是對三多寫入的第一行代碼,是部隊對他第一次性格塑造,那么三多的鈍,讓他在之后能一直堅持這些原則。所以在這樣的環境下他堅持做看起來沒意義的事情,整理內務,還幫助別人整理內務(理由是史今告訴她一個班的戰友要互相幫忙),甚至在老馬原來用修路來打發他,結果他開心的當做軍隊人生里第一條命令,認真的執行起來。他自己按照一個兵的要求來要求自己,克服一切困難去執行,沒有原材料就自己找,自己鑿,中間其他人破壞他也不生氣,他完全感受不到。這個人的鈍感力強大到,環境里的其他人也開始懷疑他們原來堅持的道理,到最后老馬說出來大多數人不一定是對的,三多完成了第一次逆襲。
三多的這條路直接讓當年想修路沒有修成的團長注意到他,所以他得到一次調去鋼七連的機會,這個機會在他的戰友眼里是一個好機會,但是三多是拒絕的,高成是拒絕的。對于三多,他剛剛改變了五班的氣氛,真正意義上融入到這個團體,感受到歸屬感,他不想離開自己熟悉的環境。高成的拒絕是因為他對三多的成見并沒有因為一條路有多大改觀。
自我價值的證明,鋼七連成長——史今、連長
到鋼七連之后的生活,最讓我感動的是史今對他真的做到了不拋棄不放棄,并且用行動在潛移默化的教育三多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對于三多來說,內心自卑低價值,一定有一個過程需要外界肯定,史今就是他那時候看到的一道光,而史今懂三多,他不僅自己肯定三多,每次看到三多做出成績都一定要拽著高成給三多一句肯定的評價,高潮在他做單杠悠了333個到時候,在場所有人都感動了,大概這時候高成心底的成見也開始逐漸松動,三多在靠自己的行動刷新大家的看法,刷出來自己的存在感
鋼七連改編——連長、伍六一
鋼七連面臨改編,在這一段中最后只剩下三多和高成,這兩個人的矛盾爆發之后,高成開始跟三多聊天談心自我暴露,我才理解高成為什么一開始這么看不上三多。他是別人眼里的將門虎子,一路軍校畢業,順風順水,而且驕傲的向外界隱藏自己的身份,要向世界證明我靠自己。而到最后才發現,原來只是高成自己不知道,所有人都知道他的背景。大概那一刻,他身上的偶像包袱才算是落下來,重新輕裝上陣,去當他的副營長。看到他這樣想起當年大學里也年輕氣盛,也會叫囂未來要靠自己如何如何,想擺脫父母,笨拙的想要向世界證明自己。但其實一個人是獨立的個體,但在某些時候他又意味著背后錯綜復雜的關系、資源才成為這樣一個人,為什么要強行的割裂呢?
是從鋼七連改變,史今的離開,團隊的解散,到最后連長也走了,真的只剩下三多一個人的時候,他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獨立了。這階段有三多爸爸要帶他回家的插曲,他剛開始的表現又回到了那個慫慫的、往后躲,害怕爸爸打他的孩子。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實在太大了,換一個環境遇到新的人,有新的相處模式,一旦舊有環境熟悉的氣息靠近時,以為翻篇的事情又卷土重來。就好像伍六一說“你現在的力量你爸根本攔不住 可是你現在,沒有狗鏈子也能把你栓回去”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這些年我才理解“解放思想”這件事有多難
鋼七連到老A——成才、吳哲
在老A里,在第一次任務中,成才放棄被退回,在這個時間節點來看,三多的內心成長就像像一顆大樹,根扎扎實實的。而成才在此刻倒下了。另一個有意思的是吳哲的對比。這次任務三多從心里相信并且拼命認真完成任務,而吳哲從一開始就懷疑,并且逐步驗證自己的想法,他們兩個人又是兩個極端,但同時又能做朋友。就像吳哲說的,我成為不了他,但是他也取代不了我。
老A行動殺人,心理陰影——迷失
在第二次行動中,三多第一次真的相信是實戰,而他近距離殺死一名罪犯,之后世界好像坍塌了。在他以往的學習中沒有這樣的經驗,他不知道該怎么處理,所以他縮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將自己和外界隔離起來,在床上睡3天,不整理內務,外界一切事情都提不起來興趣,感覺是抑郁了……到后面袁朗建議他出去走走,他選擇的是平時之前每天訓練的路,他想找回自己。等真的穿著便裝在外面的世界里晃蕩的時候,發現他那么的不適應,重新穿回那身軍裝才能讓他自在。包括之后回到老七連看老朋友,這整個過程是想逃避著也是想再找回自己,還好有足夠多的人包容她、鼓勵他,重新讓三多找回了自己。這中間成才的改變是一個插曲。整個電視劇說是三多的成長改變,又何嘗不是成才的蛻變之路呢
家里出事,成才第二次到老A——找自己
到最后,本以為是三多成功恢復心理問題皆大歡喜結局,結果家里又出事情,這個節奏還真的很狗血“日子就是問題疊著問題”,就好像游戲升級,前面總有數不完的任務等著你,到這會三多外表看起來沒有變化,但是跟從軍前家里那個孩子相比,內里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在看到他替成才爭取第二次留在老A的機會時,最后一次他鼓起勇氣跟袁朗說了自己的真實想法并且說出堅持的理由,我覺得他內心知道什么是自己想要的,不再是當年那個人人擺布的孩子了
所以看完這整個劇,我看到了一個自卑膽小害怕的孩子一路逆襲成長,克服自己這些心理問題,終于找到獨立自我的一個故事,這個過程中他遇到了史今第一個肯定他的人,給他指導方向的人。讓他知道什么事對的,讓他知道自己沒有問題,值得被肯定,值得被尊重。他遇到了其他各種各樣不同類型給他關心的朋友,也許這些朋友只能一起走某一段路程之后就要揮手再見,但是在這一段同行的路上不拋棄不放棄,給他歸屬感,給他存在感,讓他逐漸找到自我,成為一個獨立的人,這也是一種緣分。我也想到了我自己,從工作開始,也遇到史今這樣的同事、朋友開始啟發我自我思考,也看到了各種各樣朋友的生活方式,知道這個世界很大,每個人都不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感覺自己的心變大了,不是原來那一丟丟的小世界,真是值得讓人高興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