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你,千千萬萬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追風箏的人》
“為你,千千萬萬遍”這句話在我讀完《追風箏的人》后久久在我腦海中回放,一個人要多看中另一個人,才能說出如此任人心人的誓言。
《追風箏的人》講述了12歲的阿富汗富家少爺阿米爾與他父親仆人兒子哈桑之間友情的故事。作者并沒有很華麗的文筆,她僅僅是用那淡柔的文字細膩的勾勒了家庭與友誼,背叛與救贖,卻給我以震撼。
童年時的哈桑與阿米爾曾是最好的玩伴,他們在追風箏大賽中也是最默契的一組,然而,這對最好的伙伴也無法抵擋現實的殘酷。當哈桑被阿米爾的仇人圍在角落里施以暴力時,阿米爾卻蜷縮在陰暗的角落里默默注視,雖淚流滿面卻仍不敢挺身而出。這時,我能感受到哈桑的心碎。阿米爾雖然如此對待哈桑,但哈桑仍然履行著自己曾經的諾言,“為你,千千萬萬遍”。可命運依然沒有放過這對朋友,阿米爾因懦弱而極端害怕甚至羞愧不已,無法面對哈桑,最后甚至栽贓他,是哈桑永遠的離開了這個家。命運是有趣的,當阿米爾知道哈桑是自己同父異母的兄弟時,悔恨與痛苦糾結一直纏繞著阿米爾。這也是阿米爾背叛友誼所得到的結果。
當阿米爾偶然得知哈桑的消息時,阿米爾已人到中年了,他卻不顧危險,前往家鄉阿富汗,開始了一場救贖。但回到家鄉的阿米爾卻目睹了家鄉的變化,戰亂不斷,民不聊生。同時他也見到了兒時的管家,得知了哈桑的死訊以及哈桑的兒子落到了兒時仇人手中的消息。兒時的懦弱與愧疚纏繞著阿米爾,阿米爾戰勝了心中的恐懼,再次開始了自己的救贖。
故事的最后,阿米爾救出了哈桑的兒子,但哈桑的兒子卻因精神上的傷痛以至完全失去感情,唯有說到風箏――哈桑和阿米爾兒時最愛的玩物時,才會不自覺笑起來。
故事的結局并不算是一個完美的結局,哈桑兒子的沉默以及面對風箏時的微笑讓我有一種莫名的難過。阿米爾在兒時背叛哈桑,卻到中年才救贖,并不是說這場救贖到的太晚,而是這樣的救贖更令人心酸,但阿米爾面對兒時的恐懼能勇敢面對的勇氣,也令人敬佩。
其實我們都可能是一個阿米爾,都在追逐著那早已消逝的哈桑,或失望,或欣慰,或歡笑。人生必然有些許苦澀與酸楚,犯錯,錯過,最后用整個一生來挽回。
書中的感情刻畫得真實而又細膩,作者的筆猶如一把尖利的刻刀,將人性的真實刻畫得淋漓盡致。書的后半段一直在寫阿米爾的救贖,他救出了哈桑的兒子,追到了心中的風箏,終于成為了一個堂堂正正的男子漢。阿米爾的結局相對而言是幸福的,他也終于對得起哈桑對他許下的諾言。
為你,千千萬萬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