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介紹一本粉絲數十萬以上的實用型書籍,那就是——《斷舍離》。不同于普通的收納整理教材,它的重點不是教我們如何整理和收納,而是教會我們通過收拾物品了解自己,整理自己內心的混沌,讓人生更舒適。收拾的根本目的是讓我們通過行動帶來心靈的變化,把現實空間和心靈空間的雜物清除出去,變成一個“靈魂有香氣”的人。
斷舍離即在收拾房子時,只保留必要物品,且不再添置非必需品,從物質的奴役中解放出來,達到由外至內的通透和自在。
在篩選物品時,參照以自我為中心的關系軸和以當下為重點的時間軸,即只留下現在的我所需要的物品。
斷舍離的終極意義就是認識自己,接納自己,實現物我關系的最大價值。
房間堆積物品原因之一是:物質豐富的當下我們難以抵抗各種打折的誘惑。
扔不掉東西的人一共分為三種類型:執著過去型、逃避現實型、擔憂未來型。
屋子堆滿雜物帶來的危害:影響運氣、容易產生自卑負能量。
實踐斷與舍得的辦法:著眼現在,不要專門為客人準備不常用的器具,設立小目標并爭取完成,換個角度看問題。
物我關系中,“我”才是真正的主角
強留著自己不需要的物品,讓物品的價值在角落中荒廢才是真正的可惜。
別急著扔掉身邊人的東西,先從自己開始,進而再去影響別人
拋棄糾結體,坦然做選擇,果斷決定物品的去留。
收拾最初,先專注一個小場所。
哪里最能影響自己的心情則從哪里開始收拾。
可以保持物品的流動性,但要控制數量。
盡量讓物品豎著放,包裝簡單,方便取放。
與物品溫柔而疼惜地道別,表達對物品的感恩之心。
不要囤積物品去破壞空間系統的平衡,這樣才能為物品和氣運的流通提供通暢無阻的過道和空間。
斷舍離的真正目的不是降低生活質量,而是提高生活的品質。
掃除不僅能清除空間雜物,也能掃清精神垃圾,為我們創造一個通透空靈的內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