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道和做到有一大截的距離,雖然明明知道,但是就是做不到,每次都有覺察。
2,今天的咨詢我感覺還是蠻順利的。自己的狀態也越來越穩,而且呢想著讓他趕快解決問題,而是陪著她去梳理去確認他到底想要的是什么,這件事對他來說重要的是什么?對于目標的探討也有了自己的一些認識,這可能也是自己進步的一些點吧。
讀書總結:傾聽
1,唔談的對話是一個共同建構的溝通歷程。
2,包含要素:
①語言內容~不是摘要或被糾正過的;
②有意義的聲音~如:笑,嘆氣;
③聲韻質量: ~如音調音量加重音速度
④可補充所表達文字意義的臉部表情~如微笑,看起來是有興趣或疑惑的;
⑤姿勢~補充說明用詞的意義,眼睛注視的對象與方式,
這些要素整合成為一個整體的訊息。
3,傾聽者實際上是會影響對話過程的發展。
4,心理治療最有效的一個要素是當事人覺得咨詢師是傾聽著他,并且嘗試去理解他。
5,傾聽是了解與抓住當事人溝通的訊息,無論是語言或是非口語,清楚或是模糊的,都要能聽出當事人想要表達的內容,并能篩檢出背后感覺的線索。
3,焦點咨詢師會適時讓當事人思考與表達,當事人究竟希望咨詢師聽到他說什么才會對他是有幫助的。
4,在傾聽的過程里,咨詢師是以建構解決之道的耳朵在傾聽著當事人說出的故事,也會傾聽出當事人未說出的角度,那些有能量有意義的部分。
5,當事人的抱怨被視為是解決之道的重要基石。
6,咨詢師需要放下個人的參考架構,努力的去傾聽出什么人與什么事情對當事人來說才是重要的,并且刻意捕捉當事人訴說中有關正向資源優勢及例外的成功經驗。
7,咨詢師能找出可能性的訊號,且使用并入當事人的用字的未知問句來詢問當事人,更多細節是咨詢師的非口語溝通的展現便會自然的傾向于搭配當事人發言的內容,以一個統整的狀態呈現。
8,晤談過程會獲得4個重要結果:
①咨詢師很快會聚焦在當事人參考架構上的某些重要環節;
②會阻止咨詢師養成評估當事人話語的習慣,而能更尊重理解當事人所說的話;
③可預防過早的從當事人的觀點來解決問題,轉而能協助他擴大知覺并探討各種解決之道的可能性;
④咨詢師不會只忙著使用焦點的相關技巧,而未能仔細傾聽當事人在乎的事,或未能對當事人的處境表達自然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