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聊齋志異》曾以白話文的形式,滋潤著童年稚嫩的心。一篇《畫皮》的狐妖故事,在我聲情并茂的宣講下,嚇壞了身邊的小伙伴。他們都不敢回家。結果在一張床上擠滿了十幾雙可愛的小腳丫。《聊齋志異》的魅力由此可見一斑。在網上購得原版后,由古文而通向狐妖的故事,更是讓我廢寢忘食,愛不釋手!
蒲松齡不愧為一代文豪。想象奇詭瑰麗,文筆曲折多姿,妖精鬼魅,奇人逸事,皆可化為絕世文章。讀到精彩處,讓人不禁拍案叫絕!但他的科舉之路,卻是充滿了坎坷和心酸。連續參加科舉四次無果,在72歲高齡才獲得貢生的職稱。
晚年的蒲老先生看透了一切。從此告別灰暗的現實,擺攤賣茶,做一個最平凡的小人物。用一顆平常心看人間悲歡離合,觀天上云卷云舒。
所以他需要的不是商人的利益至上,而是南來北往的客人,肚子里稀奇古怪的故事。行客們灌了一肚子茶水,老先生也收獲了一肚子的故事。夜里點上一盞油燈,肚子里虛幻化為紙上乾坤,在茅草屋中搭出自己的世界——《聊齋志異》。
蒲松齡一次無意的轉身,也許連他自己也想不到,他寫的故事竟然鑄就了中國的文學經典。此路不通,另辟蹊徑。這好像是一切偉大人物身上的共性。成功的道路從來不止一條。條條大路通羅馬。失敗和挫折也許并不是什么壞事,它會告訴你,正確的方向在哪里。那就是找到自己擅長的領域,創造一個獨一無二的世界。在文學世界里,蒲老是名副其實呼風喚雨的君主,以現實為藍本,用文字為手段,重塑一片天。他可以決定筆下人物的生死,編織荒誕離奇的情節,可以自由表達屬于他的思想。他不是任何人的奴隸,他活出了生命的價值。
不僅僅是在文學。在各個領域階層都是一樣的道理。大千世界太過紛擾,只有擁有屬于自己的世界,才能抵擋外面風吹雨打,巋然不動。相傳蒲松齡晚年由于《聊齋志異》,名聲大噪,非但讓大才子袁枚和紀曉嵐竟相回顧,效仿為樂,而且震驚皇上雍正,多次請他入朝為官,都被老先生拒絕。蒲老擁有自己博大而壯闊的世界,塵世的高官厚祿,焉能動搖其分毫!
命運的安排,有時候就是如此奇特和不可琢磨。在繁華輝煌的表像暗藏殺機,在絕望黑暗之境,柳明花暗,希望突現。堅守自己,永不放棄,經營屬于自己的世界,人生旅途,一定因這樣一個你而散發出別樣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