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超迷李光耀和新加坡的故事,看了幾本相關的書,幾乎每本書都提到李光耀一個重要特質就是非常務實,而且毫不顧忌政治是否正確,直言心中真實想法。
李光耀堅持認為人生而不平等,每個人的智商、能力有很大差距,而父母的差距也會造成孩子的差距。他舉了幾個例子,一個是在新加坡有很小部分孩子學不會算數,后來發現他們都是來自同一個偏遠地區的少數族裔,也有醫學專業人士表示確實有些人的生理構造不同,無法進行算數運算。另一個是引用蕭伯納的名言,大意是說如果你要娶一個漂亮姑娘,期望女孩子像媽媽一樣漂亮,男孩子像自己一樣聰明,通常的結果是女孩子只會像媽媽一樣聰明。
另一方面,他認為公共政策就是要以最好的效果服務最多的人群,民主或者獨裁只是達到目的的手段,不要被這些形式和標簽束縛,最好的解決方案不是理論上最好,而是切實可行的方案。
基于以上兩點基礎,李光耀認為國家就是應該由一群有理想有能力的精英統治,為基層人民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務。如果堅持一人一票的票選,可能選定的候選人并非最合適的人,如果在公共政策上出現失誤,反而會造成整個社會特別是底層人民福利的損失。
這樣的觀點非常振聾發聵,特別是和我們一直以來接受的人人平等、民主票選的觀點背道而馳,相信每個人看到的時候都一時難以接受。但是聯系到美國大選的候選人特朗普為迎合選民的種種出格言論,以及新加坡在過去幾十年里創造的經濟奇跡,似乎是和李光耀的觀點不謀而合的。也許有些事實是殘酷的,有些圣母觀點是看起來無比正確和令人激動的,但到底什么是正確的是需要我們自己摒棄偏見,務實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