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在大學閨蜜群和親友閨蜜群里,我拋出了幾個跟家居空間規劃相關的問題。
(同情我的同學和親友們5秒,三不五時被我抓來做各種市場調研)。
其中一個同學回答(原話):“空間規劃沒多少實用意義”。
還有一個同學回答:“空間規劃首先得有空間才行,對于我這種蝸居的意義不大”。
這兩個回答非常典型。
對于空間規劃,一部分人認為意義不大,也就是作用不大。
在他們的認知范疇里,對于一個三居或兩居來說,各個空間的功能基本是固定的、受限的,沒有必要再進行規劃。
還有一部分人認為,房間都這么小了,能用的空間就這么大,哪里還用得著空間規劃?湊合著能住就行了。
當時我就想,是時候寫點東西了。
無圖無真相。先野蠻粗暴地扔幾張圖。
這個大四居,除了臥室多,還有什么舒適性可言呢?好好的大宅子,沒有好的空間規劃和平面布局,就變成了“學生宿舍”。
紅框就這么浪費著?戶型本來就不大,又浪費5平方,算算是多少錢!
再看看這個。
戶型難點:
1.?沒有便利的玄關(圖中1)
2.?餐廳很小,還要兼過道,放不下餐桌(圖中2)
3.?衛生間很小,難以滿足干濕分離(圖中3)
有什么方法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經過專業的空間規劃后,出來的方案:
所有的難點迎刃而解(當然,方案不是唯一的,還可以有很多種方案實現目標)。
我個人認為,簡單來講室內設計可以分成兩個步驟:
第一步是對室內的空間進行合理布局,讓它更能滿足居住者各種需求,這一步是功能性的。
第二步是對空間進行裝飾、美化,這一步是審美性的。
我同時也認為,對我們的家而言,美固然重要,但遠沒有功能性重要。室內設計師的主要功力也在這里得到最佳體現。
美是非常個人的,你覺得美的,她可能不以為然。我突然想起最近我在一個業主群里,有位業主完成了裝修,把照片曬在群里,下面一大波人驚呼“豪、土豪、豪宅”。搬幾張照片:
金碧輝煌的人民幣(還是5毛錢的)堆砌感,你可以想象我的感受。
但是,功能性可以說是非個人的。好用的東西,通常大家都覺得好用的概率很大。
空間規劃得好,全家人的需求得到兼顧。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嘛。
所以說,無論大戶型還是小蝸居,空間規劃都是意義重大的。所有的室內設計方案都必須基于在尊重生活習慣和需求進行的空間規劃之上。
再扔幾張圖。
這是房子原來的格局(只是其中一套,L或者M):
完全可以參考這套33平米的小房子:
業主需求:
1. 夫妻二人使用的一張1.5米的大床。
2. 隔出一個兒童房,放1m或者1.2m的小床。
3. 增強收納。
經過空間規劃過的房子:
所以,你還敢說空間規劃沒意義嗎?
注:本文所有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