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如花
1
三月八日那天,我跟我媽媽皮了一下,給她發(fā)了一個紅包,見下圖。
其實稍微機靈有點常識的讀者應該知道這其中的“套路”了。
但是當時我媽媽是不知的,發(fā)紅包是為了讓她開心,同時也是為了試探她的反應。
當時她以為紅包里面確確實實有一萬塊錢,我以為她最開始的情緒是很開心感動的。自己的女兒懂得心疼感恩和孝順父母了。
但是我媽媽看到我給她發(fā)的一萬塊錢的紅包,她不是急著表達感動馬上領取,第一個反應而是一個大大的問號,而是感到疑惑。給她的不是驚喜,而是驚嚇。
因為我從來沒像現(xiàn)在這樣熱情地給我媽媽轉(zhuǎn)過一萬塊錢的紅包。
同時我媽媽也深諳我目前還不是一個能夠完全經(jīng)濟獨立的人,雖然偶有自己的“小金庫”,但是是不動產(chǎn)。
在當時我的這一舉動,讓媽媽心理產(chǎn)生了慌張。
“女兒為什么給我轉(zhuǎn)這么多錢?”
”她是不是有事求我?“
她是不是在外面做了什么虧心事,發(fā)這么多紅包哄我開心?”
她給我轉(zhuǎn)了這么多錢,她自己還有錢用嗎?“
最后我還是把這個一萬塊錢紅包的謊言揭開了,媽媽心安理得收了我的5.20紅包。
為什么連自己的親人都會有這樣的反應和舉動?
原因是你超出了跟以往大不一樣的舉動。讓人無法估量的熱情。
對于突然太過熱情的人,總會讓人覺得不懷好意另有目的。
就連自己最親近的人也是如此感受。
2
聯(lián)想到前段時間自己發(fā)生的一件事,聊天的時候跟朋友開玩笑宣稱自己是因為缺錢才去兼職寫軟文,(確實缺錢,還沒掙夠足夠多的錢去買自己想買的東西。同時呢,也想通過兼職提升自己的能力。)
我剛開玩笑說完兼職是因為缺錢,結(jié)果我那位朋友馬上就給我轉(zhuǎn)賬了五百塊錢。雖然不多,但是我感到很意外。因為我們的關系還不是那種我說缺錢,他就能馬上雪中送炭給我轉(zhuǎn)賬的人。與此同時,我們還從未見過面,僅僅只是網(wǎng)友。
我最開始有點感動,后面回過神來覺得哪哪都不對勁。
就跟我媽媽看到我給她發(fā)一萬塊錢的紅包一樣的情緒,忖度很久。
”他為什么給我轉(zhuǎn)錢呢?他不怕我是騙子嗎?“
”他是希望我收還是不收?“
”我是該收還是不該收?“
”我收了的話有什么后果,不收的話又會發(fā)生什么?“
最后我還是沒收,君子不收嗟來之食,況且還是一個關系不太熟悉的人。
后面我才知道,他是因為喜歡我,希望我能接受他的好意。希望他“雪中送炭”之后我能跟他做男女朋友。好在我不喜歡他,也沒收他的“雪中送炭”。也拒絕了他這種不懷好意的熱情。
3
有一種人的熱情,并不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善良,而是為自己將來有所需求,埋下伏筆。
記得大學的時候,班上有個同學熱情地幫我一個室友搬過書,然后那個同學現(xiàn)在有個會要開,想請我室友幫忙代開。
我記得我室友那時的反應,“他為什么會找到我?guī)退_會啊,就是因為他之前幫我搬過書嗎?人為什么總是會記得自己之前對別人做過的事?”
這些話對當時的我而言,可能會覺得這樣說顯得冷漠,不近人情。因為以前的我也是一個爛大街對所有人都很熱情的人。當時的我會覺得他如果以前熱情幫助過我,我也應該回應他這樣的熱情。
但是現(xiàn)在我覺得我室友是正確的。
人是可以選擇性的接受或者拒絕某種熱情。
并不是讓每個人冷漠待人拒人千里,而是學會如何分清別人對你太過熱情的來意。
對你太過熱情的人,其實是在給自己積累人情債,然后等他需要這些債的時候,你就派上用場了。
我們有理由拒絕這些熱情。因為他們的熱情,僅僅只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fā),并不是我們主觀自愿接受的。他們往往以自己的想法代替你的需要,不管你喜歡與否,如果我對你熱情了都要求你接受。
同時當他熱情幫助過你的時候,等到他下次有所需求對你提出來的時候,你礙于情面不好拒絕,覺得還了這份人情也好,但是過不了多久,他又會因為你曾經(jīng)也熱情的回應過這份熱情,向你提出更多的要求,如果你滿足不了他,突然拒絕了,你們的關系就會決裂。
其實太過熱情的人,也是對他人的一種不尊重。在沒弄清自己與他人關系的情況下,就主動用自己熱情的方式去讓別人接受,卻不知道別人需不需要這種熱情。是喜悅還是反感。
想起在費孝通的《鄉(xiāng)土中國》里看到的一個理論,叫做“差序格局”。
文中說:“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交際圈,一些人在最里面,一些人在最外面,我們通過這種排列方式選擇怎么和這些人相處。”
搞不清自己位置的人實在太多了,那些隨時隨地想散發(fā)熱情的朋友太可怕,在我看來,與其這樣打擾別人,不如把自己的那點關心,放在適合的人身上。
但是熱情善良也是一個很美好的品質(zhì),并不是希望人們都摒棄這種品格。
對于生性熱情,心地善良,真心相待的人,我們應該銘記在心別人對自己的好,但若是那些拿熱情當套路人情債的人,請你一開始就學會拒絕。
一個真正熱情善良的人,必然是尊重你的需求,只有當你真正需要幫助時,他們才會伸出自己的手,并且,不會在未來不久后,就想著從你身上加倍索要回去,這樣的人,才是真正值得我們珍惜與感激的人。
-END-
文章 |笑靨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