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好友的鼓勵下,第一次寫,也是第一次像外界公開的審視自己,語句邏輯有待增強。
空洞,是自己對這段時間自己的感知。突然間發現自己已經好久沒有關注過自己啦,猛回頭,驚嚇-——像個病入膏肓的人。
在知識信息如此豐富多元的現在,我感到自己無比的空虛,無知。感覺自己像是一塊兒干癟已久的海綿,急需水的浸潤,可水在哪里,我需要什么樣的水,甚至,我都不知道我是一塊兒什么樣的海綿,或者連海綿也不是,那我是什么,我又怎么啦,為什么對知識感到如此饑渴,我不斷買書,可又未曾細細讀過!!
好友推薦我進了群里,鋪天蓋地的新知,是一片全新天地,我不知道這是不是我需要的水,但慌亂的我只想要全部收入囊中。于是品讀大家分享的每一個干貨,可挫敗感又與之俱增,發現自己品讀不完,一直有,一直有。懊惱,沮喪,甚至有時自欺欺人的一邊聽音頻一邊玩游戲!
我承認,現在自己對自己的批判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對自己不接受。卻又在完善自我的道路上徘徊不前,得過且過。好友是個愛學習,勤思考的人,我可以感受到她通過群里的學習,身上的變化。差距越來越大,自己就越來越著急,著急一口吃個胖子,著急迎頭趕上。可是越著急,越感覺自己是無頭蒼蠅,撞都不撞,死死的待在原地,像是在等候命運的宣判。
我是一個不太愿意用語言來宣釋負面情緒的人,即便是好友,也經常談到為止。大部分都是冷處理,更確切的的是冷儲存,存在自己心里,然后自己慢慢咀嚼,堆積。有時回頭想想,都是小事兒,甚至算不上事兒,生氣倒更像是在跟自己較勁兒,跟自己過不去,雖然我也說不上來這是什么心理,挺心疼自己,但過后依然如故,自我傷害的不亦樂乎。
說了些什么,我也不知道,場面很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