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在很多人眼里,是一座山,雄偉巍峨,高高在上;
父親,在更多人心中,是一條河,時而柔情,時而暴躁;
父親,是孩子的偶像,是心中的榜樣,更是拯救世界的英雄;
父親,是兒女的依靠,是心靈的守護,更是精神世界的依賴。
但很多人都會忽略:爸爸的首要角色是成為孩子的“伙伴”!
去年,上海小男孩李同學,失聯64小時后,在杭州西湖邊被找到。李媽媽說:“他是個成績相當好的孩子,成績一直在年級里名列前茅,老師找其談話希望他能重視語文,可能這次的批評傷自尊心了。”
10月25日下午媽媽發出尋人啟示:
“上海育才初級中學13歲學生李同學(身穿藍白色校服、未背書包),由于漏做作業,老師約談了其家長,隨后家長接到該學生,讓他騎車回家。這名學生于16:15出了校門,16:34把自行車停在了恒通路360號B1樓后就離開。”
李同學在校學習成績優秀,數學、外語均考過年級第一名,就是語文稍微弱些,但也考到過年級前十名,還曾獲擊劍比賽上海第一名。
好多家長都認為老師批評有問題,似乎一定要大拇指教育,我覺得未必要歸罪于老師,最多是批評的方式可以更好(以后學習小丸子爸爸的教練技術3F溝通),但教育過程中適度的批評還是必須的;
更多的家長都認為是父母的教育有問題,是不是家長受挫教育太少了,太注重學習成績了,讓孩子稍微受到一點挫折就選擇逃避,應該檢討父母的做法。
任何教育孩子的問題,都是復雜的,沒有統一的套路,也沒有絕對的是非。
我們看一看真實的情況再說:
李同學有一個小四歲的弟弟,李同學是一個學習非常優秀的學霸,李同學14歲男生,李同學語文作業連續幾天不做,李同學被老師單獨批評,李同學媽媽被叫到學校溝通,李同學帶著錢和手機去西湖看看,李同學媽媽一直在發言接受采訪,李同學爸爸也在找孩子……
說實在的,從這些事實上,我們可以看到的,也往往在大部分家庭中看到的都是這樣的情況:
1)我們關注孩子的學業會更重要
2)學校和家庭的溝通很成問題
3)原生家庭結構導致了大部分孩子的問題
(很多媒體都沒有報道李同學弟弟的事情,而很大程度上老大被剝奪愛和忽略的壓抑中,會產生青春期更大的逆反。
這也很有可能是這次李同學出走的關鍵原因之一,有二寶的注意了:一定要讓老大得到更多的心理安全,不然后果很嚴重)
4)這個事件,爸爸和舅舅幾乎屬于差不多的角色,路人甲,爸爸在孩子教育上的缺失,成為大部分家庭的通病
要培養孩子的抗壓能力,首先社會的評價體系要改變。我們常常有一桿秤——這個孩子學習好,其他什么都好了。
林森浩(復旦投毒案案犯)的爸爸說:“這個孩子我從來沒有操心過,功課一直都很好。”
我問他:“林爸爸,那你有關心過孩子的心理嗎?” 無語……
很多家長只會關心孩子的功課,考試考得怎么樣,而不問他你今天過得開不開心。發展到后來,孩子不開心也不愿意和父母講。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問題一點點積累下來,老師請家長約談可能只是一根導火線,正好有一個引爆,孩子就出走了。
表面上是孩子出走,實際上,是孩子日積月累沒有找到情緒的發泄口。這個孩子是出走了,更嚴重的有個別孩子還會自殺。
所以,父母一定要在11-15歲,第二次反抗期,也就是性格形成的關鍵期前,和孩子成為好朋友,平等相待,互相尊重,相互支持,允許分歧。
朋友是什么?
是傷心時,最想見的人
是打擾了,不用說對不起的人
是天涯海角,都彼此掛念的人
在無話可說的時候依然融洽,
不會產生"找個話題打破沉默"的想法
不計回報地幫忙對方,不會覺得"他欠我個人情"之類的
有"安全感",不用苦心維系彼此的關聯
真正的朋友,會永遠都記得你的夢想
你得意,發自內心的替你高興
你失意,感同身受的隨你悲傷
你可以和朋友一起瘋,一起嗨,一起悲傷,一起痛苦
用陳佩斯評價自己和朱時茂友誼時的一句話,
“從來都不會刻意想起,永遠也不會忘記。”
01
成為伙伴,才可以建立信任,更好地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
小丸子爸爸最喜歡找機會和孩子一起玩,本來就開心,哈哈,而且還能夠和孩子建立起更多的信任。
去年萬圣節,上午小丸子爸爸還是推掉了半天課,陪小丸子一起過幼兒園萬圣節大派對。
一歲是小孔雀打扮,兩歲是兔女郎裝扮,三歲喜歡jelical貓咪,今年是海盜打扮,這老爸每天現編海盜杰克的故事,已經快100集了。
以后可以出有聲讀物了,大大提高了小丸子爸爸自己的講故事能力,哈哈。
找機會和孩子們一起玩吧,不要認為一起玩沙子是很無聊的事情,那可以增進親子的感情;
找機會和孩子們一起玩吧,不要以為一起拼積木是很低級的活動,那可以提高父女的協作;
一起去公園,一起去看動物
一起去采摘,一起去玩游戲
其實,這不需要花很多時間,或許就是把我們刷朋友圈的時間,或者看淘寶的時間省下來。
每天30分鐘,一個小時,日積月累,你就可以收獲與孩子那種更加親密和更加信任的關系,有一個這樣的爸爸或者媽媽,這孩子還會有心理陰影面積么?
孩子的很多行為習慣,尤其是壞習慣,往往都是從同輩群體那里習得的。
比如吃手指頭、咬衣角、罵臟話、打人等等,小丸子也從別的小朋友那里學到過以上所有行為。
哈哈,小丸子爸爸的做法是,忽略這些行為,以身作則,告訴她小公主是怎么做的,邀請姐姐們來傳幫帶教,看樣學樣。
當然最關鍵的是小丸子爸爸鄙視別的小朋友的不良行為。
讓小丸子以后一定要糾正和幫助他們,不然吃手指頭會長蛔蟲,咬衣角會造成牙齒變形,罵臟話很沒有禮貌,打人只針對強者壓迫你。
(弱者一律不準用打人,更多打人行為如何教育,專題講一次)。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做老師如此,做爸爸也是如此。
02
成為伙伴,才可以充分溝通,更好地走進孩子深層的心靈
剛剛接到一個電話,說:“我涉嫌洗黑錢!”我說大叔我40了,就直接掛了。
騙子覺得這個年齡階層的老男人是很難欺騙的。因為真正的信任,需要短時間,多頻次的刺激。
一次電話就可以上當的,一般需要強大的勢能(要么感覺他很強,要么自己感覺很low),或者缺乏自主性極為依賴他人,這種人在中年大叔中基本滅絕。
對于孩子也是如此,需要和他們深度匯談,需要經常有很深層次的交流。
三個技巧,
第一個是“自主安全”,每個人都是自由的,起碼除了法律和道德以外,我們自己都渴望自己是自由,孩子也是如此。
你對爺爺說:“戒煙吧,吸煙有害健康!”然并……同理,對孩子說:“好好學習,多看書,快點做作業!”一般結果也是相反的。
任何時候切記,要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安全的,不會被任何外在(老師、同學、小流氓、其他大人等等)威脅到。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港灣,盡管我們肯定不會忍受孩子被其他人打罵。
但往往在精神層面上,我們會忽視,任由其他人碾壓孩子的意志(我就不舉例子了,自己體會)。
告訴他們,爸爸是你最大的后盾,我永遠會不用任何理由支持你!有了安全,才可能有自我,才可能有健全的人格。
下次,單獨講一個經典的案例。(胖虎打同學,花輪爸爸出言威脅,怎么破)
第二個是“分享秘密”,和孩子一起擁有一些秘密,爸爸小時候做過的壞事情,偷過的西瓜,惡作劇,被老師批評關小黑屋斗智斗勇,不讓小丸子告訴媽媽。
于是她知道了每個人都會犯錯誤,都會被批評,更重要的是我和她成為默契的戰友。以后她有了秘密,第一個就想到和我分享。呵呵,我要的就是這個結果。
第三個是“參與選擇”,去超市購物,讓小丸子一起設計購物清單,裝修房子,讓她也出謀劃策,飯店點菜,讓她給大人們推薦一個。
給小朋友帶禮物,由她決定,每天穿衣服配鞋子,平時看電影選動畫片,都讓她來參與選擇。
這樣的好處,最重要的是,培養了孩子的責任感,而且選擇可以讓她以后減少逆反。都可以選擇了,還逆什么反?
往往脾氣特別大的孩子,或者個性特別強,甚至逆反很強烈的孩子,就是因為父母從來都安排好了,沒有選擇。
如果壓得住,成年后就很容易退縮性人格,如果壓不住就很容易爆發,造成親子關系很大的傷害。
03
成為伙伴,才可以分享快樂,更好地形成孩子獨立的個性
爸爸媽媽,有快樂,也應該和孩子一起分享,小確幸也可以。
我現在每天寫這個公眾號,很多也是希望能夠讓小丸子以后都可以自己看。現在我每天也會和她說一些文章中的摘錄,讓她知道其他叔叔阿姨們的關心和支持。
每天的豐盛日記(教練工具之一,專門講一次),我也會和小丸子一起練習。
她今天又學到了哪些英語單詞,聽到了什么新故事,學會了什么生字,鋼琴練習了新的曲子,畫畫新作品,數學邏輯新發現,老師的表揚,同學的認可,得到的禮物,期待的事件……
我也會被她帶動,尤其是最近那么多延誤航班后的人在囧途。
和她一起看照片,最近拍的人和事情,去年這個時候的視頻,小時候的故事,爸爸小時候的趣事,當然作為一個段子手,老爸經常會抖一些包袱,讓小丸子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