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要一心只想把孩子培養(yǎng)成神童
有的家長說,教育孩子的目的就是要把孩子培養(yǎng)成一個神童。其實這樣做本身的出發(fā)點就是錯誤的,違反了教育規(guī)律,也反映出這些家長的虛榮心太強烈了。
應當明確的是,家長教育、培養(yǎng)孩子,使其健康成長,那是做父母的義務和責任,是為了把孩子培養(yǎng)成全面發(fā)展的人才,是不是神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全面、完美,這才是我們所希望的。
可是,剖析一下現(xiàn)在的家庭教育,我深深感到,我們的父母以及其他家庭成員的行為,對孩子的成長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家庭是孩子成長中的搖籃,家庭成員的言談舉止、行為作風等,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孩子。所以,當孩子犯了錯誤的時候,你是否想到過,孩子的錯誤是從你身上所學的?孩子的行為是模仿你的?孩子的言談舉止是受到你的影響?當你批評孩子的時候,孩子是否口服心不服?
如果你是一個率先垂范的好家長,當孩子犯了錯誤的時候,你批評起來才能理直氣壯。話說的才能有分量。說到孩子犯錯誤,一定要給予糾正,這是在尊重孩子獨立人格的前提下,對孩子進行應有的管束,讓孩子明白,他的行為不是沒有邊際的,不可為所欲為的。
對孩子來說,無論對什么人,都要教育他必須懂禮貌,說話要客氣,對父母也不例外,讓他知道懂事而有禮貌的孩子才會受到夸獎。所以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要開始培養(yǎng)他獨立的生活能力,對孩子的溺愛和嬌寵是孩子獨立人格形成的最大障礙。讓孩子學會尊重他人,知道自己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讓孩子學會許多東西,并不是要把他變成那種呆頭呆腦、書呆子似的人,家長應該對孩子長大成人后的行為負責。如果孩子只是成為一個滿腹經(jīng)綸,知識豐富卻不能像其他人一樣適應社會,不能對其他的人有所幫助和貢獻,像這樣的人,家長一定會感到難過和愧疚。
從教育的角度說,父母應該是孩子最早的教師,而不應該是孩子的保護神。當孩子不慎摔倒,父母不要急于去扶起他,而是要讓他自己站起來。孩子應該從這些小事中學會獨立的能力,讓他明白不能永遠依靠父母,要靠自己。對孩子的獨立能力的培養(yǎng),是對孩子的一種真愛,那種對孩子的嬌寵和過分的呵護,只會讓孩子在將來的生活中“遭受折磨”那種結果是父母的罪過。
在家庭中即使孩子受到了委屈而大哭起來,也決不要得到父母過分的安慰和同情。時間長了孩子就會明白,他是生活在一個只能依靠自己的環(huán)境當中,時間長了,孩子就會慢慢地形成一種堅忍不拔的性格。這才是父母的最終。
作為父母,你只要明白:“我只能把孩子培養(yǎng)成全面發(fā)展的人才”就夠了,你做了,就是培養(yǎng)出了神童;如果只是培養(yǎng)神童而培養(yǎng)孩子,甚至是想通過對孩子的教育來掙得名聲的話,那么,你的教育剛剛開始就已經(jīng)結束了,你的孩子也不會有好的結果;如果抱有把孩子培養(yǎng)成神童的夢想來教育孩子,就等于你天天在拿小刀割孩子的心,你就是傷害,或者說是摧殘孩子的罪人。但愿這樣的家長是不存在的。
? ? ? ? ? ? ? ? ? ? ? ? 父母好好學習
? ? ? ? ? ? ? ? ? ? ? ? 孩子天天向上
? ? ? ? ? ? ? ? ? ? ? ? ? 無論你在那里
? ? ? ? ? ? ? ? ? ? ? ? 距離都不是問題
? ? ? ? ? ? ? ? ? ? 當孩子教育遇到困惑
? ? ? ? ? ? ? ? ? ? 掃描二維碼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