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啦》活動記錄和總結
一、活動介紹:
1、活動內容:閱讀繪本《過年啦》,繪本閱讀期間設有互動環節,活動最后有剪燈籠的動手環節。
2、招募家庭數量為7組家庭,寶寶年齡為3—5歲。
3、活動時間:2018年1月6日下午2:00-4:00
4、活動地點:自己家里。
二、活動記錄
1、導入環節
聽《春節瑤》導入繪本閱讀。
2、讓孩子們觀察繪本封面,問:你們看到了什么?
總結:過年時,拜年可以說“恭喜發財”。大聲喊出:過年啦!? ? ? ? ? ?
3、你們知道過年是哪一天嗎?正月初一,互動環節:小手翻一翻。
4、介紹有關“門神”的故事。
過渡:這里有一位小朋友,他的名字叫臣臣,我們今天就和他一起過年吧!
5、介紹“年”的來歷,互動:讓孩子翻一翻“書中書”。
6、臘月三十早上“貼春聯”。
介紹春聯,動手貼春聯。
總結:今年春節,小朋友們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貼春聯哦。
7、臘月三十晚上“午夜飯”
小朋友們,在你的家里新年都吃什么呢?互動:讓孩子品嘗書中的食物。
總結:介紹中華民族的餐桌禮儀,小朋友們要尊敬老人,先讓長輩吃飯,飯后幫助家長送碗筷,養成做家務的好習慣,另外通過一起吃飯,讓小朋友養成樂于給別人分享的習慣。
8、臘月三十午夜“放鞭炮”。
讓小朋友觀察圖中爸爸是怎樣放鞭炮的,以及圖中的小動物有何反應,讓孩子養成認真觀察的好習慣。讓小朋友形容一下放鞭炮的響聲。
總結:通過這個環節小朋友懂得放鞭炮的注意事項,安全第一。
9、大年初一“穿新衣”。
互動:小朋友們把新帽子、新上衣和新褲子分別從袋子里拿出來,再幫助臣臣搭配新衣服。
總結:通過這個環節教會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和衣服要歸類整理。
10、大年初一“拜年領紅包”
介紹長輩為什么給孩子“壓歲錢”(是為了辟邪)。
1、引導寶寶怎樣給長輩拜年。(“祝爺爺奶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2、引導寶寶“如何使用自己的壓歲錢,一部分儲存起來、一部分幫助別人、最后一部分用于自己的花銷”。
11、大年初一“舞龍獅”
介紹“舞龍獅”的傳統習俗,讓孩子認真觀察龍身和獅頭,設置懸念,動手嘗試。
12、大年初三“全家福”
引導孩子認識家人,貼上全家福,進行自我介紹。
問:你們愛自己的媽媽或者爸爸嗎?如果愛,就抱抱他們。
總結:設置這個互動環節既鍛煉了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增加了他們的自信又感受到了彼此的濃濃的親情。
13、正月十五“元宵節”。
介紹“元宵節”習俗,用手摸一摸書中的燈籠。
三、動手環節“剪燈籠”。
四、親子閱讀“全家福”
五、活動總結。
舉辦這次繪本閱讀活動的初衷是推廣親子閱讀,活動結束后我感受到了這次活動的價值性。我發現每一個孩子都是熱愛閱讀的,每一個家長從內心深處也是愿意給孩子進行親子閱讀的。只是他們不知道以何種方式,什么時間,選擇哪些書給孩子進行親子閱讀,我想說親子閱讀沒有特定的方式,用兩個字進行概括就是“自然”,親子閱讀應該是自然發生的,他可以在任何一個時間點,選擇孩子喜歡的書(只要你對自己的孩子有所了解,相信你會選擇對的),這里最缺乏的就是給孩子進行親子閱讀的“心”。我想,我們可以作為親子閱讀這條航行在大海上的“閱讀之船”的燈塔,給更多的父母指引方向。
我認為這次繪本閱讀活動的意義其實不在于孩子通過繪本閱讀懂得了哪些東西,會做了哪些手工。我認為更重要的是這種繪本閱讀的參與形式。即家長和孩子、家長和家長、孩子和孩子,這是一種共享的閱讀形式,有親子關系、有朋友關系,我們共同感受繪本給我們帶來的價值,我感受你的感受、你感受我的感受、我們互相探討、你說、我說、大家說、其樂融融,這不就是過年的真正意義所在嗎?
親子閱讀的主要目的也不是讓孩子認識多少字、習得多少知識,親子閱讀就是簡簡單單的閱讀,孩子坐在媽媽的懷里,媽媽用溫和的聲音給孩子朗讀,這是一種無比偉大的閱讀,這是一個神奇的閱讀時光,誰也替代不了,而且過時不候。
我只是希望通過這次閱讀活動可以讓孩子愛上繪本,讓家長重視起親子閱讀,讓更多媽媽了解大V,愛上大V,和大V一起成長。我在這里也要感謝大V,是大V讓我認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媽媽,和她們一起學到了很多,通過這次活動,看到媽媽和孩子們的內心深處都有一顆熱愛閱讀的心,也讓我堅定了在推廣親子閱讀的道路上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