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教育理想課堂的第一重境界:落實有效教學框架。
? ? ? 新教育有效課堂研究提出自己的課堂教學框架,在各個教學板塊有相對應的要素。比如在教學目標的確定板塊,包含的要素有:理解并表述教材及單元要求,理解并表述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前測并表述學生對此知識或主題的原有認識。想起前幾天教研主任在群里說的,今年微型課比賽的備課要求體現三點:1新課標對所講授的教學內容的具體要求是什么?2.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是如何落實教材單元學習目標的?3.教學設計與教學內容如何落實課后思考與練習的要求?
? ? ? 部編教材課文教學內容的設定比之前語文課本明確。教學內容的確定,需要綜合考慮課程標準、單元目標、課后練習。自己在這方面做得并不好,對課程標準關注的遠遠不夠。有些課文備課時對課后思考與練習的融合得不錯,有時理不出頭緒,則放棄,這是不負責任的做法,要學會逼自己一把,不能輕易放棄。往往開學之初做得不錯,后來就慢慢松懈了。以后要學會嚴格要求自己。
? ? 量化內容板塊包含的要素有:學生參與度及練習面、練習量,課堂紀律控制,學習小組管理及個別學生輔導。對自己的學生來說,學生參與度是個難點。自己平時對學習小組管理不夠。對小組成員之間的合作沒有指導激勵,總是憑他們自由發揮。這些以后要注意,更要多想想辦法。
? ? ? 新教育倡導的有效課堂非常重視預習。認為預習才是學生真正的自主學習。預習作業要盡可能全面針對所有教學目標。自己往往只是把預習作為課堂教學的準備工作。
? ? ? 有老師認為預習不好把握。相對于自己的學生情況來說,感覺要讓所有學生認真參與預習,的確有一定難度。有些學生的確要視情況而定。不學習的那部分,即使把學習內容全部放在課堂上,他們也不見得有什么收獲。這樣看來,對于學習的學生,其實是不公平的。也非常認同王老師說的,學生不重視預習,其實是老師不重視預習。
? ? 想想平時,其實還是老師帶領學生學習。學習活動是在課堂上進行的。如果認真設計預習作業,是一部分內容要重新設計。比如,可以讓學生預習《愚公移山》,解決生僻字,疏通文意。也可以出示生僻字,多音字,“塞、迂、冀、曾、箕畚、齔、匱、亡、厝”,要求學生通過預習掌握(感覺“冀”不算生僻字,但是自己的學生往往讀不準讀音)。給以下句子斷句:“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曾不若孀妻弱子”。解釋句子:“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怎不能回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帝感其誠”,“一厝朔東,一厝雍南”。相對于籠統的要求預習,讀準字音,正確斷句,疏通文意。出示預習作業,這需要老師看到學生學習時可能會遇到的困難,是麻煩了一點。怪不得王老師說不重視預習,是老師懶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