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長大的這座小城市,B市,因為采礦而興,礦采完了,B市也就風光不再了。
跟同學說起B(yǎng)市外出工作的人很多,哪里都有,甚至是國外。原因是什么,突然想到,大家當初來到這里就是為了機會,一旦有了更好的機會,也就立刻離開了,如今城又敗了了,走得就更多了。
B市人外出的很多啊,這是省內其他地方的人對這里的印象,當然潛臺詞是,B市的人不熱愛家鄉(xiāng)。原因呢,普遍認為,B市是新城市,大家缺乏認同,故不能與這里同富貴。不過這種理念本身不就很反人類么,一個地方山窮水盡,經濟凋敝,污染嚴重,我可以走,又為何要留?人才流失才是這里的必然趨勢,當然在人才外流的洪流中還是有些許會滋潤到這里的,或許有朝一日,B市也會再度興盛起來,人才外流興許也會減弱不少。
北京人熱愛北京嗎?首先要明確下北京人的概念,我把它界定為父輩起定居于此,且目前仍居住在城六區(qū),持北京戶口(持北京戶口,這個措辭略滑稽,感覺像是說持有外國護照)的人吧。北京人若有能力,不少已經移民海外,余下在就職于機關事業(yè)單位,各種國企,或是經營企業(yè)者,面對污染擁堵和激烈的競爭,恐怕都在憧憬著海外置業(yè),悠然生活吧。余下的,便是過著小日子,夢想升官發(fā)財,卻又暫時改變不了現狀的一批人,而且這個比例怕是不低,可能有近一半人?我猜的。對他們而言,他們喜歡生活其間的這座城嗎?不好界定,因為他們生于斯長于斯,對熟悉環(huán)境的認同恐怕已和條件反射一樣自然,這種從原始部落時代起就根深蒂固的本能,在他們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他們甚至根本沒有去思考過個體和這座城的關系,因為這不容置疑,也理所當然。于是一種奇妙而又滑稽的現象便產生了,想走走不了,想升又上不去,自己總不能離開吧?多丟人!于是便對從從事低端行業(yè)的外地人相當仇視,覺得外地都是盲流,應該管起來,不要涌進北京,擾亂社會。為什么對所謂的上層外地人不反對呢?因為他們從事的事離自己太遙遠,自己也無可奈何。你能想象一群三四十的胡同居民在網上發(fā)帖,聲討劉國梁這個河南人,這個外地人搶了北京人的飯碗么?恐怕他們巴不得把劉國梁這樣的人火速拉近北京人的隊伍,給自己臉上貼金吧!一言以蔽之,社會基層的民眾對于占有,爭奪基本的公共資源的欲望相當強烈,當然他們也只有這些可以去爭奪了。故而他們尤其熱愛家鄉(xiāng),尤其排外,這點,京燦和美國的紅脖子都一樣。
我真啰嗦,今天不想寫了,明天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