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讀感悟 聽說,擁有了它能變得美美噠哦

圖片發自簡書App


先講一個小故事,你肯定在生物書上見到過:


18世紀時,英國著名的化學家兼物理學家道爾頓,在圣誕前夕給他媽媽買了一雙棕灰色的襪子,可是媽媽卻說為什么給她買一雙櫻桃紅的襪子,道爾頓并不認為媽媽在和他開玩笑,而是對媽媽的對話產生了極大的疑問,于是跑去問周邊的人,發現除了弟弟和自己的看法相同外,其余的人都和媽媽看法一樣,說是櫻桃紅色,道爾頓覺得這件小事真不尋常,他對此事的好奇心也越來越大,經過認真的分析與比較,發現自己和弟弟的色覺和別人不同,原來弟弟和自己都是色盲,道爾頓雖然不是生物學家和醫學家,但他卻是第一個發現色盲的人,也是第一個被發現的色盲患者。經過他的綜合分析,又寫了篇論文《論色盲》,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提出色盲問題的人。


這就是從簡單平凡的小事中產生好奇,深入地研究考慮。

接下來簡單地討論一下好奇心那點事。

001好奇心是認知的發動機

好奇心的專業說法叫認知需求。

好奇心的多少會拉開人的距離。

約翰?曼森?布朗曾說過“感謝上帝沒有讓我的好奇心硬化,好奇心讓我渴望知道大大小小的事情,這樣的好奇心有如鐘表的發條、發電機、噴射機的推進器,它給了我全新的生命。”

保持好奇心的人,更愿意通過各種途徑不斷滿足自己的認知需求,不斷迭代更新。

002好奇心也分正負

哲學家大衛·休謨將好奇心分為兩種,消遣性好奇和認知性好奇。

消遣性好奇是人的本能,比如人們過度瀏覽娛樂八卦信息。

認知性好奇是指人們在觀察事物、收集信息的過程中,產生了疑問,鐵了心要找到原因,這才是真正能激發創造力的好奇心。

比如故事中主人公道爾頓在生活中從襪子顏色事件中發現問題,產生疑問,并進一步追究找到問題原因,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提出色盲問題的人。

003保持好奇心的三個妙招
方法一狐猬策略

狐指狐貍,猬指刺猬。

狐貍古靈精怪想法多,刺猬專一。

所以我們既要像刺猬一樣有自己的長板,精通某一領悟的知識,又要像狐貍一樣多方面地涉及不同領域的知識,多角度思考問題。

方法二同理心策略

電視劇中有這樣一個情節:老師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圓,問這個圓像什么?

幼兒園的小朋友講出幾十種,小學生講出十幾種,中學生講出八九種,大學生講出兩三種。

學歷做高,反而越不敢想象,把自己禁錮在死知識里。我們在看問題時要多用別人的視角去理解。

方法三匠人思維

17的考研政治中考到了工匠精神,也就是對細節死磕到底,追求完美。

瓦特對燒水壺上冒出的蒸汽非常好奇,發明了蒸汽機,并不斷改良,從最初的消耗大、不便于應用的“火機”到后來的帶有飛輪、齒輪聯動裝置和雙向汽缸裝置的新式蒸汽機,在研制蒸汽機的路上,瓦特經歷了21年的漫長歲月。如果沒有他的執著死磕精神,人類的“蒸汽時代”不會那么早出現。


好奇心滿格,你對這個世界有滿滿地熱情。

好奇心滿格,你會發現很多樂趣。

好奇心滿格,你會想著通過行動滿足自己的求知欲。


一點感悟。


參考書目:《好奇心》 [英] 伊恩·萊斯利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