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引子
一連幾日的高溫,熱的人心浮氣躁,死氣沉沉,躲在空調下俞吹俞悶,越悶越煩。看著室外大大的太陽,心臟“咚咚滴”低落到了極點。
母親打電話來讓我抽空回趟老家看望大伯和大伯母,大伯是父親的親哥,他們兄弟倆關系特別好,父親上學在外工作成家,從小到大,我的寒暑假都是在伯父、伯母家度過,那里承載了我太多的兒時記憶和懵懂無知。
頂著烈日驅車半小時的路程,我來到了曾經熟悉的村落。
? ? ? ? ? ? ? ? ? (一)大媽
小一呀!你那么忙,咋就回來了?
院子中間的陰涼處坐著一位行動不便,形蕭朽木的老婦人,眉目間的慈善卻絲毫不減。
大媽,(我們當地的稱呼習慣,侄兒都管大伯的配偶叫大媽)咋那樣說呢?再忙,家還是要回的,你和大伯我還是要照看不誤的。
最近身體怎么樣?需不需要去醫院檢查檢查?
哦!不用了,小一就是懂事,沒白疼,你看我活又活不旺,死又死不了,自己受罪,別人也跟著受連累,唉!話沒說完,大媽的眼角已噙滿了淚水。
大媽,心放寬想開些,只有好心情,才能好吃好喝的有個好身體,你看你年輕時,不也是一朵花兒嘛!我變著法兒的打圓場。
唉!不敢提當年了。
高血壓后遺癥,已經將我徹底的打敗了,你看我的手腳都細成麻桿了,走路釀釀蒼蒼的,去哪都是討人嫌,不提了,不提了,說罷,大媽又抹了把淚。
沒事,人吃五谷雜糧,哪有不得病的?病了也有病了的好處,你看你現在不是可以完全的歇下來了么,也不用為各種事操心了么。我笑著安慰久病纏身的大媽。
也是啊!以前身體好的時候,無論是屋里屋外地里活,我都是一把好手,事事親力親為,凡事都要做在人前,農忙時天不亮就下地,自帶干糧,天不黑不趟家,一人頂兩人使;農閑后,又沿街串巷吆喝個小本生意,三伏天的酷暑和嚴冬的刺骨我都受過了,咋就沒想到,好日子還沒奔到頭,這自個兒的身子骨就成這樣了呢?
大媽,別難過了,好歹您年輕時也輝煌過,比好多同齡人強多了,你看好多人都眼紅你呢,一個女人家走南闖北的,見的世面比一般男的都多。
嘿嘿!當年就是天不怕地不怕的,跟著你大伯東南西北的瞎跑,大錢沒賺著,小錢也沒擋住,雖說苦點累點,但過得可爽快了。
難得的笑容出現在了大媽久違的干枯的臉上。
這不就對了嗎,多想點開心的,一天樂樂呵呵的不是比什么都好么。
誒!大伯呢?這么半天了,咋還沒見人影呢?
去地里給蘋果樹噴撒農藥了。
這么熱的天,他都那么大年紀了,就不怕中暑嗎?
有啥辦法呀!就指望那幾畝果園換個好收成嘍!
大媽幽幽地,用只有她自己個兒才聽得到的音量和語速顫顫的叨叨著。
? ? ? ? ? ? ? ? ? ? ? ? ? ? ? (二)大伯
說話間,屋外響起了“突突”地車噪聲,原來是大伯回來了。
我趕忙來到屋外,裝滿著大桶小桶的農用“蹦蹦車”熄火了,中等個頭身形偏瘦的大伯從那輛年久失修,漆皮斑駁的車上走了下來。
大伯,你看你咋把自己曬成這樣了?
裸露在外面的皮膚都黑紅黑紅的,衣褲全被汗水緊緊的粘貼在身上,散發著濃濃的刺鼻的農藥味。看著我都心疼。
沒啥,莊戶人家,曬了結實,我娃回來了,走,想吃什么?家常便飯的大伯給我娃做。
不用,你趕緊歇著,洗把臉,擦擦汗。
大媽一病這么多年,這地里活,家里活可全都靠你了,你也上年齡了,也得好生照顧好自己的身體了。
好著呢!好著呢!趁胳膊腿還能動,能做點是點,再說了,莊稼漢人早做習慣了,干了一輩子了,早都皮實了。
打了盆水,大伯糙糙地洗了洗。
地里活兒也沒有干到頭的時候,別總是拿你的體力硬抗,干不動了就掏錢叫人,錢不夠我付,看你一天到晚的如此辛苦,我都不落忍。
不不不,咋能總是讓你費心呢?你上次回來給的錢我還沒用完呢!我娃心好,大伯知道,你住城里花銷也不小,心意到了就行了,總是這樣幫襯我們,大伯心里面也過意不去,他邊說還邊急切地擺著手。
我和大伯就近拉了張凳子,坐在了前屋的過道通風處。
哦!對了,我那三個堂姐最近有沒有回來過?
你大姐嫁的近一些,有事沒事還能常來轉轉,你二姐、三姐嫁的遠,來回一趟也不方便,但時常打電話,也時不時的給寄些錢過來,前段時間,又快遞過來了個大彩電,逢年過節那些土特產營養品啥的也都沒斷過。
那就好,那就好,看來這幾個姐姐雖說是嫁的遠了點,但還都過的不錯,你也該放下心了。
當初,你那幾個姐,眼看著大了能照顧家里的日子了,卻一個個的自由戀愛嫁到了外地,我那個心哪是拔涼拔涼的,你大媽是整宿整宿的睡不著啊!一醒來就哭,哭著哭著血壓就上升,嘴里還不住的念叨著,自己的閨女都是怕娘家是拖累,所以才嫁的遠遠的,現在看來,當初都是我們錯怪她們了,多虧最后她們的堅持,我也慢慢的理解了,姑娘大了,也都有自己的想法了,為人父母也不能光想著自個兒,無論是兒是女都應一視同仁,女兒也有追求幸福的權利。
我由衷的看了看大伯,他的臉上有一種幡然悔悟的表情,不過,很心安!
那我那個小堂弟呢?我謹慎的問了句。
唉!還是別問了,我提都不愿意提他,我想都不愿意想他,一提起他我的心臟就不好了。
大伯的臉色瞬時晴轉陰,看著我都難受。
? ? ? ? ? ? ? ? ? ? ? (三)傷心往事
你說,哪有這樣的兒子?大伯的情緒有點激動。
那么大的人了,整天是無所事事、游手好閑,騙吃騙喝的,還在外面給我惹麻煩,追債的人都跑到家里來了,我辛辛苦苦賣蘋果攢的錢,藏在柜子里都被他翻箱倒柜的給偷出去賭了,你說我上輩子這是造了什么孽,咋就生了個這樣的敗家子混帳東西?
大伯越說越激動,我幾次想打斷,卻都是欲言又止。
人常說“三歲看小、七歲看大”,他從小到大就不是個好貨色,小時候逃學、打群架、砸教室玻璃,上課搗亂和老師對著干,沒有一天安省的。
唉!我也是“休了先人了”,累死累活的,生了個“討債的”……
你說,當年計劃生育政策那么緊,我和你大媽東躲西藏的,這都是為了啥呢?
那幾年我和你大媽,一生一個閨女,農村人不比城里人,沒文化,思想比較落后,家里要是沒有個兒子就覺得低人一等,難免被人在背后指指點點,所以,我們一心想生個兒子,頂門立戶,只要逮到計劃生育工作組要進村的風聲,我們就躲就跑,人跑了,屋里的糧食、家具、物件都被人連鍋端,剩下你奶一個人在家,提心吊膽的哭天嚎地。
那都是受了些什么罪呀!我和你大媽好歹也算是我們那個年齡段的高中生,腦子靈活些,小打小鬧的小本生意,打拼了那么多年的家業,一想到沒有個兒子來繼承,到老了,膝下沒有個兒子養老,就不甘心,特別的不甘心,那幾年也不知道,是不是中了啥魔怔,就一門心思的千方百計想要個兒子。
你說,人就是“該”呀!咋就不知道知足呢?還成天在外和人打交道呢,這腦袋瓜子咋就愣是轉不過這道彎來呢?
就因為這個不成器的兒子,我們生生的把一個上等戶的日子過成了低保戶。
大伯年輕時脾氣暴躁,遇事說一不二,敢作敢當,也算是個“強者”,造化弄人,可就真沒想到,這老了,老了,卻……
皇天不負有心人,兒子是有了,罰款也交了,終于可以在人前揚眉吐氣了,挺起腰桿了,可你大媽的身體卻每況愈下,我知道,那都是坐月子沒顧忌好留下的病根。
有煙嗎?給我掏根兒。
說著,說著,好久不抽煙的大伯問我要了根煙,抖抖索索的點著了,我明白,他是在用“煙”來極力掩飾傷感的情緒。
他一生下來,吃的、穿的、用的,我和你大媽都竭盡所能的給予,你那三個堂姐都是只有看的份,不能有說的份,看我,說的太多了,這些你應當都知道的。
我點點頭,知道,肯定知道,為此,三個姐姐沒少生氣,也沒少在背地里埋怨。
也怪我,重男輕女的錯誤意識太嚴重了,對兒子的一切不良嗜好都是盡量滿足,“子不教父之過”,我這就是活該啊!
看著大伯如此剛毅的人,此時揪心地老淚縱橫,我連忙打岔。
三個姐姐過的好就行,兒子女兒都一樣,農閑了,你也可以去她們那轉轉,散散心。
不去,走不開,你大媽行動不便去不了,我一個人去了也沒勁兒,再說了,我走了,你大媽沒人管,吃都吃不到嘴里,我也不放心。
你把堂弟叫回來,讓他也替你分擔些,你出門了,他自然會管大媽吃喝的。
我急切地緊跟著說。
等他管?那你大媽早都過了三周年了。
那一年夏天,正是因為他在外闖禍,你大媽經不住“恐嚇”,血壓升高,上吐下瀉,連夜送往醫院,住進重癥監護室整整一個月,才撿回這半條命來,指望他?就做夢吧!你大媽沒病前那么胖的一個人,現如今,你看看都瘦成了一把骨頭了。
你大媽病后的藥就一直沒斷過,也不敢斷,斷了就麻煩大了,光每個月的藥錢就六七百,都是你那三個姐給供著的。
活到這把年紀,我也想開了,也不免內疚,你那三個姐姐小時候讀書都特別好,就因為我的愚昧,總認為,閨女都會嫁人的,供了上學,花錢也是白花,到時還不都是成了別人家的,一味的阻攔,這就落了些遺憾。
別這樣,她們會理解的。
嗯!理解不理解,也挽回不了啥了,只能說“聽天由命了”!
走,去廚房,大伯給你弄好吃的。
好,我幫你。
大伯的廚藝本就好,小時候,堂弟沒出生,只有三個女兒的大伯、大媽,就把我這個親侄兒當成了“心尖尖”,有什么好吃好喝的都是近著我,故而,我對他們的感情不亞于我的親生父母。
人老了,就愛啰嗦,你好不容易來一趟,凈聽我們煩心了。
哎呀!大伯,你咋那樣見外呢?就是因為親才會跟我絮叨嘛!適當的釋放也是一種解脫和調節嘛!
嗯嗯嗯!還是我侄兒跟我親。
大伯憨厚的笑了。
你可以給堂弟疏導疏導,做做思想工作,畢竟,他將來的路還很長的。
沒用的,說了也是白說,他聽不進去的,我的嘴巴都拌爛了,打小自根兒上就沒“搗使好”,今兒說啥都晚了,不說了,不說了,說的多了,都是痛啊!
看著大伯悲觀的情緒,我無語了。
? ? ? ? ? ? ? ? ? ? ? ? (四)尾聲
夕陽的余暉落滿了這個農家小院,我要回城了,心里有復雜,更是有牽掛。
小一,聽大媽的,趁年輕,和你媳婦趕緊再生個閨女,沒有女兒是不行的,我們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你瞧瞧,我這當下穿的、用的都是你那三個姐給制備的,臨老,才回過味兒來,還是閨女貼心哪!
我敷衍著沖大媽微微一笑。
人生難得糊涂,能想得通也是夠不容易的了,好好的過足眼前才是最大的快樂。
其實,兒子與女兒又有什么區別呢?良好的教育,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道德觀,有責任、有擔當,這些是一個人成熟、成長的標志,也是一個具有行為能力的人所必備的心智和思索,這又與是男是女的性別差異有關嗎?
養兒防老無可厚非,養兒不養老也不是孝道文化的衰落,從社會學來講,養兒防老只是一種心理預期,隨著社會結構的不斷變更,我們更應理性、明智的對待這種根深蒂固的“傳統文化”,兒孫自有兒孫福,無論是義務或是責任,善待自己,正確的定位“兒與女”的認知才是最好的結果和意義。
養兒防老——大伯大媽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