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時,有個朋友對我說,學校里有兩種人閃爍著光芒,一種是在賽場叱咤風云的,一種是成績名列前茅的。而后者的光芒是持續(xù)的,他們在飯?zhí)门抨牐硢卧~的身影都帶著閃亮的光環(huán)。
我的后桌就是這樣有光環(huán)的女生。
但其實她也并不完美。
我很記得,她下課的時候,會偶爾向我吐槽老師的啰嗦,會生病、沒有狀態(tài)和不想上課,也會偶爾有小脾氣和我吵架,當然,她很聰明,而且勤奮。
就是這樣一個看起來普普通通的人,后來成為了省狀元。清華、北大和港大的招生辦負責人都來到了我們學校,搶奪她。
初上大學時,我曾給她寫信。她回復(fù)了一段讓我印象深刻的話:
“有次我上一門公共課,來遲的我坐在了倒數(shù)第三排。
無意中聽到了前面的同學的談話,A對B說,哎我怎么覺得見過你。B回答,是不是夏令營的時候認識的,你是安徽省的狀元是吧?A說,噢我記得你是山東省的狀元。旁邊的C插話說,巧了,我是10年XX省的狀元。
我想我這個12年的廣東狀元就不去湊熱鬧了。”
最近與她聊天,講起了總統(tǒng)的演講。
她說,“一開始知道有總統(tǒng)的演講會非常興奮,會很認真的聽,甚至做筆記。后來漸漸成長就會發(fā)展他們的演講固然值得一聽,但是更多的是自己的感悟,所以做筆記或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認真聽,聽完想一想自己的路。
現(xiàn)在我大四了,這些講座也聽過不少,很多內(nèi)容都忘了,對待這類講座還是會偶爾關(guān)注,有時間聽一聽,但是沒有以前那么興奮了。”
從另一個朋友的口中得知,她現(xiàn)在即將要去牛津大學深造了。我們這幾個高中的玩伴提起她時,也會不由自主地發(fā)出感嘆,總覺得她的人生簡直高我一個等級。
然而,她卻告訴我,學習壓力很大,很多事情等著她去做,很忙,很苦逼。
我在想,混沌度日的我和她之間,有差距嗎?
此時,我認為我們是有很大的差距的,我們處于兩個完全不一樣的層次。
最后,我還很天真地問了她一句,我每天都很閑不上課也沒什么作業(yè),你愿意和我換嗎?她給我回了個“迷之微笑”和“迷之省略號”,她說“別天真了,你覺得我會愿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