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p>
【譯文】孔子說:“不仁德的人不可能長久處于窮困,也不可能長久處于安樂。有仁德的人安心實行仁德,有智慧的人能有助于仁德的推行。”這里的“不仁者”指行為不符合仁道的人,不一定是與“仁者”完全相反的那種道德敗壞、品質惡劣的人。
【個人感悟】孔子在這里所說的仁者指的是不為功名利祿所累,不為個人安危得失所迫的人,這樣的人有時又不夠有智慧,而有智慧的人有助于仁德的實行和推廣。我個人的理解就是做人還是要稍微靈活一點,不能說自己是仁德之人,就太過低調,不參與任何政事,有時卻讓“不仁者”搶了時機,使得領導得不到更仁德的建議,從而導致群眾也不能得到“仁”政。即不僅要自己“仁德”,還要能幫助當權者“施仁政”,才能真的為百姓謀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