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朋友突然微信我,問我電話號碼是多少,發過去后她也沒說什么。當是我還覺得奇怪,是不是有什么話要跟我說,正好那幾天比較忙,也就沒多問。
今天一早我還沒起床,她就發信息問我有沒有上班?今天是工作日,她一這樣問我就猜到,她那邊又出事了。
果不其然,她又被老公酒后家暴。是的,是“又”,而且很嚴重的那種。
和以往一樣,她描述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和聽著就很恐怖很變態的細節,但讓我感到特別無奈的一句話是:“這次我一定要盡快離掉,我怕時間久了會心軟?!?/b>
多少女生因為心軟而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2016年4月6日,內蒙古女記者遭公務員丈夫家暴不治身亡。因受害者長期受到家暴一直選擇隱忍和原諒,施暴者從來沒為自己的行為付出過任何代價,下手也一次比一次重,最終釀成了這場悲劇。
家庭暴力之下,心軟不是美德,是懦弱,是置自己生命于不顧。
當施暴者沒有為自己的行為付過代價時,他是很難改的!
如果你心軟,生活繼續,家暴也會繼續。反復發作就是家暴的特點之一。
當然,事情沒發生在自己身上你就不知道別人有多痛。
朋友有兩個孩子,大的9歲,小的4歲,她身心飽受折磨,很想離婚,但是每次看到孩子都很難割舍。我很想說,舍不得就把孩子帶走??!說的容易,做起來真的很難。
有句話叫:結婚是窮人的義務,離婚是富人的權利。況且一個女人真正的獨立不是有錢,而是精神獨立。
自古以來人們都把婚姻的完整看的很重,有句老話叫:寧拆一座廟,不毀一莊親。如果你勸人家離婚,你可能會被貼上一個“惡人”、“見不得別人好”的標簽。
現在這個時代,仍然有很多人認為離婚就意味著失敗,再加上對未知的未來充滿了恐懼,這更會導致遭受家暴的女性難以擺脫悲慘的命運。
下午的時候正好聽了一節心理學課,講的是命運和潛意識,我才知道每個決定后面都是有原因的。
有個案例,說一個男人深陷三角戀的折磨,妻子很丑,情人是初戀女神。他自己也搞不明白,為什么最后會和丑妻結婚,最后他認為這是命。(我朋友也說過,這也許是她的命。)
心理學的解釋是:我們外在的行為都由內在潛意識推動著,因潛意識不容易被感知,所以我們會說這不是我的選擇,而是命運般的外力造成的。
一個人認為的外在力量決定的命運,很可能是內在想象驅動他做出選擇――我們做的每個決定都是在選擇好處。
案例中這個男主選擇和丑妻結婚也是一樣。因為初戀是女神,他感覺到自卑,而這份自卑他承受不起,所以他選擇了和丑妻結婚,把自卑轉架到丑妻身上,自己還有優越感。和情人繼續保持關系,可以滿足他的期待,也不用天天生活在自卑了。
反過來看朋友最后的決定,也是在選擇她潛意識里認為的好處。只希望,她能想明白這個“好處”到底是什么!
最后想對朋友說:繼續,也許你會是下一個內蒙古女記者,但是,如果你連死都不怕,還怕離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