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的生日,沒有蛋糕,沒有蠟燭,甚至,沒有祝福。
菲兒不喜歡過生日,盡管都快奔三的人了,但正經慶祝過的生日還真沒幾個。
最算得上正式的,應該是大一那年。
高中時關系特別好的一個個哥哥,跨越大半個中國從新疆寄來一只超大的毛絨熊。
同宿舍的四個姐妹和班里關系好的女生,AA制在一家漂亮的西餐廳擺了一桌晚宴,還許了愿,吹了蠟燭,切了蛋糕。
最讓她意外的,是在外省上學的嘉匯,專程跟學校請假,坐夜班車趕來,只為了親手給她一份生日禮物。
然而,他的身份,并不是男朋友,只是哥們而已。
嘉匯喜歡菲兒,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菲兒自己也知道。
嘉匯不是菲兒喜歡的那一款,也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嘉匯自己也知道。只是他不愿承認,也不愿放棄,整整14年,即便他已有了家室,有了孩子。
1
菲兒走進嘉匯的視線,是在高一后半學期開學第一天的晚自習上。
她穿著乳白色的外套,扎著長長的馬尾,怯生生地推開教室的門,在安靜的教室里,成功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包括嘉匯。
目光落在菲兒身上的那一刻,嘉匯的胸口“咯噔”了一下:真的是她,她居然分到我們班了,真是太好了!
原來,菲兒來高一年級當插班生的事,幾乎全校的男生都知道了。在母親幫她辦理轉學手續的時候,她一個人站在冰雪還未融化的校園,乳白的外套,雪白的臉蛋,殷紅的嘴唇,水汪汪的大眼睛,讓每一個看見她的男生都咽了咽口水,包括嘉匯。
那一天,學校的男生們幾乎都沒什么心思上課,只等著下課鈴響,趴在窗戶上看看那個站在校園里的女生,討論她會分到哪個班。只可惜,嘉匯始終都沒有追到過菲兒,或者說,連正經八百的表白都沒有機會說出口。
嘉匯在高一六班,菲兒也剛好是高一的轉校生,經過學校的研究,鑒于成績還不錯,分到了班主任比較負責的班里。
從她怯生生地進門,到慌里慌張地找座位,再到坐下后低頭不語,嘉匯的視線從未離開。即便有,也是怕老師發現,假裝寫會兒作業,又轉過來看菲兒。
青春期的小男生,遇見心動的小女生,就像小孩子看到了買不起的玩具,總會時不時地想想,看看,再幻想一下追到手的喜悅和美好。
她們之間最接近的距離,也是菲兒跟著嘉匯練字。
嘉匯學習成績不怎么樣,但字寫得好;菲兒學習成績好,可字卻不怎么樣。字跡拙劣,一度成為菲兒的痛楚;字跡雋秀,一直是嘉匯的驕傲,也是他接近菲兒的利器。
座位變動后,他們坐了很長時間的前后桌,每一次,看著菲兒一筆一劃模仿自己字體的樣子,嘉匯都打心眼里滿足,覺得她越發美了,也誤以為自己已經捷足先登,搶先獲得了女神的芳心。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菲兒練字,是因為她也和嘉匯一樣,從跨進教室門的那一刻起,就偶遇了一雙眼睛,讓她心里“咯噔”一下的眼睛。那雙眼睛的主人,字跡如行云流水,灑脫間透著與眾不同的風骨。她練字,只為不在喜歡的人面前抬不起頭。
2
喜歡一個人,總會無緣無故地寵溺、縱容,甚至嬌慣。
嘉匯對菲兒就是這樣,無論她看自己的目光是溫柔的,敬重的,還是不懈的,他對她,始終都是一開始的樣子。
她好好學習,他也裝作好好學習的樣子;她被老師選為班長,他便自告奮勇當了副班長;她不舍得錢買早餐,他省了自己的晚飯也要提前將早飯放在她的桌兜里。
即便她誤會,送早飯的是別人。看著她邊吃早飯邊看書的樣子,他心里也是滿足的,開心的,甜蜜的。
直至那一天,嘉匯大著膽請菲兒吃飯。上菜的間隙,飯店的錄音機里播放著光良那首火遍大街小巷的《童話》,唱到“你哭著對我說,童話里都是騙人的,我不可能是你的王子……”有一段女聲版的獨白插入,哭著說“童話里都是騙人的”。
嘉匯問:菲兒,你相信一見鐘情嗎?
一向對嘉匯這份男女之情視而不見,只當他是哥們的菲兒,裝作沒心沒肺的樣子:那不都是童話故事里的橋段么,你沒聽剛才的歌詞和獨白,怎么說來著?童話里都是騙人的!
再能說會道的男男女女,在心愛的人面前總是大腦短路,詞匯匱乏。
那一瞬間,嘉匯竟不知道自己該說什么。
那些準備了將近一年的臺詞,那些在心里對她說過無數遍的情話,那些今天不說就可能再也說不出口的真情流露,此刻全部被空白代替,理不出一絲頭緒。
從菲兒的話說出口,到一頓飯吃完,兩個人再也沒有說起關于愛情的話題,或者說,有人壓根不想說,有人想說卻無從說起。
說來也怪,那天以后,倆人就跟約好了似得,沒有人再在任何場合提起過愛情的話題,只剩下朋友之誼,同窗之情。
3
高三畢業,菲兒去了外省讀大學,嘉匯考上了本省省會的大專。
臨走前的幾天,嘉匯鼓起勇氣往菲兒家打過電話,是菲兒接的,他說:“菲兒,同學快三年,你去了外省,可不能忘了哥們我呀,要常聯系哦!”
菲兒答應了,可沒有做到。
那時手機還只是有錢人家的玩意,菲兒這樣的孩子是果斷沒有的。
整整一學期的時間,嘉匯失去了菲兒的消息。
他不知道,在那個陌生的城市,她是否像吸引他一樣,也吸引了別人。
他不知道,在那個嶄新的校園,是否也有個像他一樣的人,那么在意她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
他不知道,沒有了他的愛心早餐,她是否能按時吃飯,照顧好身體。
整整一學期的時間,他的心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
好不容易等到寒假,他回家的第一時間就打通了菲兒家的電話,只是她還沒有回家。
他著急,但又不能一天天地打,所以拜托和她關系好的朋友輪流打電話問,直到她回家的那一天,接到了電話。
大半年過去,再次聽到那個魂牽夢縈的聲音,問她是否安好。
想問她有沒有交男朋友,但幾次話到嘴邊,都咽了回去,終究沒有問出口。
想約見面,又怕菲兒拒絕,嘉匯又一次找到了跟菲兒關系好的哥們,借口年后組織同學聚會,邀請班長出席。
那一天,菲兒準時赴約,依舊是白色的羽絨服。
是的,她總是那么適合白色,白色的衣服穿在她身上,猶如仙子下凡。倘若再配上回眸一笑,簡直是世間少有。
看著她和同學們說笑打鬧,各自分享學校的趣談,嘉匯的心情也跟著起起伏伏,仿佛菲兒口中的那些片段,他都跟著經歷了一遍。
菲兒不知道的是,嘉匯組織這次聚會的目的,就是不再失去她的消息。直到她回家,打開包的那一瞬間,才發現了嘉匯精心籌劃的秘密。
應該是她去洗手間的間隙,一部漂亮的小手機裝進了她的包里,沒有辦電話卡,因為當時省間需要漫游,但短信息箱里卻有這樣一封草稿:菲兒,這是我和濤送你的新年禮物。半年沒有你的消息,我們都很擔心,所以幾個人湊錢給你買了部手機,希望開學以后能多聯系。我們還幫你申請了QQ號,登錄密碼和空間相冊密碼都是你的生日,我和濤的QQ已經幫你加上了,電話號碼也幫你存了,以后咱們可以周末約著一起上網了……
4
當你對一個人到了癡迷的程度,總是愿意構思付出以后的美好,卻忽略了它可能引發的副作用。
比如嘉匯送給菲兒的手機和QQ號,原本是想自己能隨時歲時聯系到菲兒,不再擔心失去她的消息。他沒有想到的是,這也方便了諸多競爭對手能夠聯系到菲兒,其中就包括菲兒為他練字的那個男生。
出了高中,走進大學校園,戀愛就像飛出牢籠的鳥兒,翱翔在天空的所有角落。
愛你的人再撕心裂肺,也不如你愛的人一句甜言蜜語。
終究,菲兒還是和當年那雙眼睛的主人戀愛了,用嘉匯送的手機和QQ號相互聯系。
嘉匯也通過它們和菲兒聯系,于他而言,不再失去她的消息,已是萬幸。
得知菲兒戀愛,是一次周內上QQ,發現菲兒在線,嘉匯就主動說話,結果對方說不是本人。他心中隱約覺得不對,就看了另外一個人的狀態,果然是在線。
那些說不出的落寞和心酸,終究在那一句“你早該猜到”中達到極限。可他又能怎樣,那個人是菲兒呀,雖然他很想和她在一起,可以付出能付出的一切跟她在一起,但這一切,都抵不過她能開心。只要她能開心,和誰在一起又有什么關系呢?只要不失去她的消息,是誰陪在她身邊,又有多重要呢?
他的傷心、落寞,被一個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那個人就是園園,他現在的妻子。
園園遇到嘉匯,是在學校的操場上。
嘉匯一個人抱著一箱啤酒,正喝的起勁。園園恰巧路過,見借酒消愁的人是他,便停了下來。陪他喝了好一會,才知道了他還沒戀愛就失戀的事。
得知菲兒快過生日,園園還是鼓勵嘉匯:不管她選擇和誰在一起,不管你還有沒有機會,不管以后會怎樣,你還是得努力一把呀。反正學校最近也不是很忙,你就跟老師說家里有事,需要回去一趟,去給她過個生日,也了卻你這么多年的念想。
嘉匯去了,就是菲兒大一第二學期的那個生日,也是她十八歲的生日。
那場成人禮,終究還是沒有少了他。他的禮物是一支鋼筆,還有一段祝福,一段她回去之后才能打開的祝福:菲兒,做了這么多年的哥們,我從來都沒有說出口,我喜歡你,從你進教室的第一天就喜歡你。不管你選擇誰,不管你會和誰在一起,我想永遠都做你的好哥哥。不管什么時候,遇到什么困難,永遠不要忘了,有一個人,從來不會放下你不管。
關于這段表白,菲兒自始至終都沒有回應,她不知道如何回應。
她對嘉匯,一直都保持著哥們兄弟、同學朋友的距離,即便知道他喜歡自己,也沒想到是如此這般的濃烈深邃。
5
那天以后,他們便沒有了聯系,只是偶爾會在QQ上遇見,打聲招呼。
雷打不動的,是嘉匯的生日祝福,每年菲兒生日,無論多晚,嘉匯都會打來祝福的電話,哪怕只說一句生日快樂,哪怕園園會因此生好多天的氣。
嘉匯和園園結婚,是大學畢業不久的事。園園能感受到嘉匯對自己的無微不至,但也知道菲兒一直是他心中的梗。在求婚成功的那天晚上,她登錄了嘉匯的QQ,在哥們分組里找到了菲兒。
她居然在線,園園驚奇。
那一天,菲兒剛好陪宿舍的姐妹去網吧包夜,正閑的無聊。
“菲兒,在?”
“在呀,你怎么也在?”
“哦,我準備結婚了,一畢業就結,想和同學們都說一聲,剛好看到你在線。”
“哦,那恭喜你哦!好好對待嫂子,要是有三心二意的事情發生,我第一個不饒你!”
“嗯,我知道,不過菲兒,我還是有事想跟你說。”
“你說”
“如果,我是說如果,我現在放棄她,我們還有可能嗎?”
“你有病吧嘉匯,你是這么不負責任的人嗎?都要結婚了,你這什么態度,你要是不打算跟人家姑娘好好過,就別提這事;你要是真想跟人家結婚,就別讓我看不起你!”
“嗯,我知道了菲兒,我就是問問。”
回復過最后一句話,嘉匯的頭像灰了。
多年以后聊起,菲兒才知道,那是園園問的話,她怕他們之間還有聯系,假裝自己是嘉匯。
畢業后,嘉匯和園園結了婚,生了孩子,在他們工作的城市安了家。
嘉匯偶爾會回來家鄉看父母,也會約菲兒和同學們見面。
可能是不巧,也可能是不想去,菲兒一次都沒有出席,也再沒有見過面。
那一場十八歲的成人生日宴,成了他們的最后一次見面。
不變的是,每逢生日,嘉匯總是會來電祝福,對菲兒說生日快樂。
這一晃,就是14年。
今年是第15年,菲兒依然不喜歡過生日,也忙忘了自己的生日,等她發現,已過了第二天的凌晨。
而嘉匯,也沒有再來電話說生日快樂。也許是他忘了,也許,是14年后,一切都已煙消云散,不用再去懷念。
合上正在看的書,關掉臥室的燈,菲兒靜靜躺在床上,回想這14年來嘉匯的堅持,她慶幸,終有一天,他還是放下了。否則,她還將繼續愧疚,對嘉匯,也對園園。
嘉匯,謝謝你在最美好的年紀,喜歡了我那么久。
園園,謝謝你在柴米油鹽的日子里,遷就和容忍了嘉匯那么久。
自今天起,你們的世界,終于可以不再有我這個隱形的第三者。
嘉匯,好好愛你的妻子,孩子。對你而言,我只是一份青春的紀念。
一見鐘情誠可貴,日久生情價更高。愿我們在世界的兩個角落,都安心開心地活著,那些怦然心動的青春,就讓她隨風而逝吧。
每個人的青春,都有一段難以忘卻的記憶,或悲歡離合,或念念不忘。那些風起云涌的流年,終將在歲月的長河中化為灰燼,被風吹散,埋葬在記憶的最深處。
往期人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