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像以往的O2O、團購、外賣一樣,井噴現象出現在一個新的行業領域——互聯網互助平臺。在已經投身市場份額大戰的身影里,不乏自帶宣傳噱頭的水滴互助、自帶區塊鏈技術壁壘的八方互助、自帶流量轉化的輕松互助,這幾家的發展狀況都讓圍觀的吃瓜用戶一臉震驚。八方互助上線一個月就獲得50萬的用戶,這種速度預示著該行業的蓬勃發展,當然,背后也有一定的風險。保監會發布公告稱,針對網絡互助平臺存在的風險隱患,其一直高度重視、密切關注,并通過發布風險提示、答記者問等方式,多次向投資者和有關市場主體警示其中存在的問題。
面對蓬勃發展的市場,以及行業監管的關注,八方互助總裁楊金衡指出:互助平臺想要有序發展,第一,離不開監管的指導,第二,離不開創業者的不斷思考。監管的意見發布后,一些平臺遭遇了轉型的陣痛。這就考驗了創業團隊面對市場變化時的臨場反應能力。八方互助曾稱,互助平臺不是保險,而是公益互助。會員通過加入大病保障計劃,形成因互助而結合在一起的社群,當社群中的任意會員不幸發生大病的時候,從公共賬戶中可獲得相應的保障費用,該費用由社群內的會員平均分攤。這樣的經營模式幾乎不存在盈利的可能性。談到盈利,八方互助團隊也有自己的看法:價值會帶來盈利。不管你做什么事情,用什么方式實現,只要你最終給用戶帶來了他需要的價值,你就一定能賺到錢。微信最初也是免費的,支付寶也是免費的,最后他們都能找到適當的盈利模式。這不是局限一個產品能夠走多遠的核心要素。
談到出路,八方互助也表示,產品的定位和創始團隊的基因很重要。八方互助團隊有來自于高德、小米、京東等大型互聯網企業的優秀管理人員,基于投資方深厚的區塊鏈技術背景,技術+互聯網的配置決定了產品的發展方向:流量管理。積累了有效的流量后,圍繞大健康產業轉化,利用企業和商業的力量輔助我國醫療服務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