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走過許多的路,行過許多地方的橋,遇到過許多的人,看過許多的風(fēng)景,卻只念過那漸漸遠(yuǎn)去的你——故鄉(xiāng)。[ 引自沈從文的《沈從文家書》]
記憶中故鄉(xiāng)那煙雨朦朧中的老房子,像老人一樣彎著腰靜靜的立著,靜謐而又深沉;白墻青瓦,久經(jīng)風(fēng)吹日曬,臺階上早已長了許多頑固的青苔,歲月也在墻上留下了許多裂縫,而瓦塊也早已殘缺不全。房子里面漆黑的,有些瘆人;對稱構(gòu)造,正中間是正廳,供祭祀用的;兩旁有著許多小房間,由數(shù)條狹窄的走廊連接著,四通八達(dá)。但在我記憶中老房子就已不住人了。
雨后的下午,男人習(xí)慣在家午休,而女人則在家里縫縫補補干些家務(wù)活,老人們就愛在老房子的石階上坐著閑聊,說些周邊發(fā)生的趣事,說些自家的田間地里的收成,說些平淡的往事。我們這些孩子們有時也會坐著聽老人們說些故事,聽得最多的就是老房子了。聽他們說,老房子很早之前就在了,是他們的爺爺輩們建起來的,那想來也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那時,老房子還是新的,正門口還有石獅很是氣派,許多戶人家住在一起,沒事就串串門,很是熱鬧。
老房子的前面有一塊空地,再前面就是一片水田,水田的前面是一條小河,在老房子的后面有著連綿的山。可別小看老房子周圍的這些東西,承載的可都是兒時最美的回憶了。放學(xué)回家后,男孩子們就在空地上挖幾個坑玩起了彈珠,為此也沒少被大人們罵;女孩子們就在空地上跳繩、踢毽子;我們也會一起丟沙包;秋天快到了的時候,我們會在地里挖幾根紅薯,就在空地上烤著吃,不亦樂乎。田間也是我們娛樂的場所,每到秋天田里的水稻收割完后,大人們將稻草扎成堆,而我們就喜歡一起躺在稻草堆上,喜歡在田里奔跑,我們會將一些還沒干的稻草秸稈找出來做成口哨玩。小河則是夏天的最愛了,光著腳丫子,拿個簸箕和個小桶,在小河里抓螃蟹和小魚回去養(yǎng);女孩子們看到大螃蟹時總是嚇得尖叫,此刻男孩子們?yōu)榱孙@示自己的勇敢就會挺身而出,結(jié)果一不小心就會被螃蟹夾得驚慌失措。最有趣的事,做的最多的事就是去山上挖蘭花了,蘭花有很多種,花苞的個數(shù)也不同。我們就像兔子一樣,在山間穿梭,四處尋覓著蘭花,會因為找到一個多苞的蘭花而高興的不能自已。有的小伙伴沒找到,找到的人也會將自己的“戰(zhàn)利品”分給他。蘭花很漂亮,香氣也很濃郁,但可惜的是,由于土壤不同栽在家里第二年就不能開花了。
老房子一年都頭最喜慶的時候就是過年前后了。哪怕已經(jīng)不住人了,但總會有些老人自發(fā)的將老房子打扮一下。打掃過衛(wèi)生,貼上了春聯(lián),點起蠟燭,老房子就像是穿上了新衣,仿佛又充滿了活力。過年了,各家各戶吃完年夜飯后互相串門,孩子們拿到壓歲錢后高興地在外面放起了炮仗,喜氣洋洋的,洋溢著年的氣息,而老房子也開心的笑了。
如今我早已離開了那小村莊,走在車水馬龍的路上回憶著早已遠(yuǎn)去的老房子,我仿佛看到了那坑坑洼洼的空地,嗅到了烤紅薯的焦香,聽到了老人們的閑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