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教授在他的講座中問了我們一個這樣的問題:“你是否同意國家取消英語
這門學科?”我的第一反應是“不同意”。如果同意了那我就失業了,不是嗎?當
然國家不會因為我的不同意而不取消,也不會因為我的同意而取消,不過從這個問
題上我感受到英語在相當一部分人的心中已沒有了學習的必要。要不怎么會有這樣
的想法呢?這讓我感到很驚訝!
在這么一個全球化,國際化的時代,竟然還有人要求不學英語,這不是硬把自
己往屋里反鎖嗎?真是一個天大的笑話。
不說別的就先從我們日常的生活說起,當你的車子能量不足為車子加油時,你
會在你的身邊發現“No Smoking!”這樣的警告。當你到一個公共場合和朋友一起
享受美好時光的時候你是否注意到“EXIT”這樣的提示?當你不小心碰到或踩到
別人時,你會不自覺的說上一句“Sorry!”。當你請求愛人與你共度一生時,英特
納(eternal 永恒)戴夢得(diamond 鉆石)給了你多大的支持和幫助。當你在表達
不滿或否定時你會脫口而出“No!”當你覺得滿意或舒適時你會頻頻的“OK”。當
你信手拈來這些詞語表達自己的時候你是否想過這些詞出自說英語的國家,它是英
語。你可曾知道你可能從來就沒學過英語而它卻因為你不經意間的使用已走進了你
的生活,成為你表達自我的一種簡單的習慣性語言。
因為有了英語介紹,我們不僅能在“月光
下的鳳尾竹”中聆聽“高山流水”,我們還能
從“jazz, rock, blues, rap, hip-hop”等類型的音
樂中感受來自生命和心靈的震撼。因為有了英
語的加入,急性腸胃炎和闌尾炎等急性病在中
國得以醫治。我們的中醫藥和針灸在國外也越
來越受歡迎。因為有了英語引導,我們中國人
開始崇尚自由和民主。而我們的儒家思想和孔
孟之道也得以在國際上有那么深遠的影響。因
為有了英語的翻譯,中國人才得以認識《李爾王》《包法利夫人》等外國名著。西
方人才能有機會欣賞到我們的《詩經》《楚辭》和《唐詩宋詞》。因為有了英語這
個媒介,我們才有更多的機會感受西方交響樂帶給我們精神上的享受,我們的
“Beijing Opera”才能走出國門,走進世界。
所以,英語這門科目不但不能取消,我們還要更加努力的學習,因為現在的英
語不僅僅是一種語言,同時也是一種工具。它幫我們創造了更多的機會去了解世界,
讓世界這個大家庭變的越來越小,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越來越方便,關系也越來越親
密。
作為一個英語老師,我更加堅定了我的選擇,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實踐我
的選擇,不忘初心,勇敢前行。并告訴我身邊的人,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不僅要
學好我們自己的語言,文化。同時也要學會使用英語這個工具去宣傳,去傳播我們
的民族文化。讓我們的文化走出中國,走向國際。亮出我們中國文化的這張名牌,
活出我們的“中國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