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看到這個書名,我的內心是拒絕的,但考慮到這是我喜愛的沐妍老師推薦,便用兩天時間看了一遍,結果還是蠻有收獲的。
全書以小說的形式,講述了主人公通過讀書,不斷成長、改變人生的故事。其中,對人物的心理狀態描寫生動,比對自己的讀書歷程,倍感真實,吸引我不斷看下去。書中對于讀書各階段可能遇到的問題及其解決辦法也著重指出,不乏獨特的讀書方法和對讀書的看法,拓寬了我的讀書方法論,對于現階段還在盲目看書的我蠻有指導。
主人公的讀書歷程:
一、100天讀33本書(目的:培養良好的讀書習慣,感受讀書的樂趣)
二、1年讀100本專業書(目的:實現自我成長)
三、把通過讀書學習掌握的知識教給別人
四、100天內約見10位成功的企業CEO,并對他們進行深入的訪談
五、1年讀365本書(目的:轉換思維方式)
100本有關當代成功CEO的書,不管他是東方的還是西方的。
100本類似塞繆爾·斯邁爾斯的《自我拯救》類自我啟迪的書。
165本培養領導才能的書,包括記述偉大人物的傳記、自傳和評傳。
與以往的一般性閱讀有本質區別的加強定向閱讀。
讀書方法論
一、讀書三類型
1、享受趣味
2、獲取新知
3、改變人生
二、讀書過程三階段
1、基礎定向閱讀:通過閱讀100本以上和自己業務領域相關的書,打下堅實的閱讀基礎;
2、加強定向閱讀:用一年時間閱讀365本自我啟迪的圖書,以擁有成功者的思維方式;
3、深層定向閱讀:通過閱讀人文古典書籍使自己成為領軍人物。
三、100天讀33本書的秘訣
- 購買能夠抓住心的33本書,不論是書封面、作家還是內容;
- 堅持寫讀書筆記,同時簡單地記錄一下書的名字及所讀的頁數等;
- 早讀1小時,晚讀1小時,上下班路上各讀書30分鐘;
- 一定要做到平均一周讀2本書;
- ……
四、創造讀書的時間
生活緊張、工作忙碌算不了什么。做好自己人生中重要的事情,才是真正的時間管理和真正的人生經營。(精要主義)
1、從上個月做過的重要事情當中選印象最深的5件,寫在筆記本上**
如果不能立刻想起來,說明白忙活的概率比較高,以為是在努力做事其實是個錯覺,就該想想是不是漫無目標地亂放箭了。如果目標明確,知道自己該干什么,便可減少時間的浪費。哪怕是30分鐘或是1個小時都應該收集起來用于讀書。
2、把要做的事無條件地寫下來
3、把未辦的事再重新寫一次
核對一下本子里要辦的事項中還有哪件沒辦,下下來,問問自己為什么沒有辦,重要的是搞清拖延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是自己一個人辦不了,可以采用變通的辦法,比如分開去做,或者委托給合作伙伴。對于一時無法做到的事,不要一味地因顧忌什么而白白浪費寶貴的時間,要找準做不到的真正原因和解決的辦法。
4、測算讀書速度,限定讀完時間
不管是讀書還是處理業務,在初始階段就要有測算時間的習慣。無論做完什么事情都要記住它所用的準確時間。以后再做同樣的事能在更短的時間里完成或在相同的時間里辦更多的事。
5、放松心情去讀書
6、確定優先順序
五、如何快讀閱讀一本書
1、主動閱讀
2、知道自己的閱讀目標
3、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選讀)
4、掌握具體的快遞閱讀方法,一目十行
六、T.H.X讀書法
1、T型讀書法:各種書都讀,讀的過程中就會對某一個點特別關注。從這個點開始,一直往下讀,不管作者是誰,什么主題,只要覺得喜歡,就繼續深入地讀下去。
2、H型讀書法:讀書讀到一定深度自然而然會產生新的想法,而后就過渡到別的領域或書籍里去,從而形成另一個T字,最終經過在頭腦里的整合,當兩個T字連在一起,就會形成一個H。
3、X型讀書法:幾個T混搭成X。
七、爭當領域第一名,1年讀100本書的任務
1、每個月買10本業務領域里的經典讀物;
2、一周讀兩本;
3、在必須知曉的部分下邊畫橫線做標記,在空白處寫下自己的想法;
4、重要的內容要抄錄或錄音,利用上下班時間,反復讀或聽,慢慢消化吸收成自己的東西;
5、每個周末寫當周所讀兩本書的評論。
讀書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一、培養讀書習慣的初期,如何選書?
什么書都行。暢銷類的、專業技術類的、虛構類的、紀實類的、烹飪類的,哪種類型的都可以。要選擇自己喜歡有又趣味的,不要選那些生澀難懂、華而不實的書,否則會吃苦頭的。培養讀書習慣的最初階段能感受到樂趣是最重要的。
二、什么時間可以用來讀書?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
三、讀書倦怠了,怎么辦?
讀書和往缸里灌水是一個道理。我們在往缸里灌水時,開始一兩滴水是很不顯眼的,水到了一半的時候,再倒一兩滴還是看不出什么差異,從這個角度看無論如何缸也是灌不滿的。不過千萬不要半途而廢,試想一滴一滴地堅持灌到最后,那將會是怎樣結果呢?無論遇到什么事,都要保持每天往水缸里灌水的習慣。
關鍵在于它來的時候要清楚,馬上控制調節,感冒不也是初期控制住就好的快嘛。任何時候克服倦怠的力量都在于自身。不論穿雙大紅襪子念念咒發泄一番,還是吃塊香甜的巧克力緩解一下,你喜歡怎么做都可以,盡量搜索一些獨特而有趣的辦法。例如:去見指導老師;去見書友;去圖書館;去幫助剛剛開始讀書的人;給自己喜歡的作家發郵件······
歸根結底,克服倦怠的方法根本上就是,想想自己開始讀書的目的是什么,重找一下自己的初衷。
有意思的話
我從28歲時,才找到了真正正確的讀書方法。它拓寬了我的視野,打開了我的心扉,喚醒了我沉睡的靈魂。我從一個消極思考的人,變成了積極思考的人;從一個沒有自信、為如何實現夢想而苦惱的人,變成了一個自信滿滿、確信夢想能夠實現的人。我變成了一個擁有成功者思維方式的人,我的作家夢真的實現了。那時候我才醒悟,原來路不在書中,而是在心里。
注:身邊不乏愛讀書的朋友,他們的改變讓我確信讀書的力量,自己也從書中獲益頗多。當然,上文最后的“在心里”卻是深深打動了我,書是否讀到了心里,是否成為了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才是關鍵所在。整篇文章不斷提到主人公讀了多少多少本書,其中真正影響他的必定是對這些書籍的學習和思考,而不是積累的數字。
態度有了改變,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也會發生變化。簡單地說,就是要拋棄成功與我無緣的想法和做法,帶著必定成功的信念去思考、去行動,最后就一定能夠成功。
注:“必定成功的信念”、“最后就一定能夠成功”,這些觀念我并不認可,現實中的我更多的是客觀的看待自己,無論失敗還是成功都是我能接受的,更多的去嘗試,做一個完整的人,對未知充滿好奇,而不是把未知幻化成無盡的恐懼嚇到自己。從小被嚇到大的我們,最會嚇自己了,不是么?
紅皇后效應(Red Queen Effect)
若沿逆行的滾梯網上走,即便是跑步前進,如果速度不夠快,結果還是停在原地。紅皇后效應就是指這個現象。也就是說,如果自己的速度與周圍環境變化一致,就只能是在原地踏步,無論如何都無法向前邁進。紅皇后效應出自因《愛麗絲夢游仙境》一書而聞名于世的作家劉易斯·卡羅爾(Lewis Carroll)的另一本小說《愛麗絲魔鏡之旅》。紅皇后是小說中的女王,也是國際象棋中的棋子之一,是奔跑高手。她對不論怎么跑也跑不出去一步的愛麗絲說: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就要用全力奔跑;要想去別的地方,就要用比現在至少快兩倍的速度奔跑。
注:“用兩倍的速度奔跑”,這個觀點蠻觸動我。原以為自己每天學習一些就很好了,現在想來周圍的一切也都在不斷的學習進步,自己原以為的每日進步不過是保持現有的位置原地踏步,如果想去別的地方做更多的事,自己學習的一點點是遠遠不夠的,加快學習的速度,用兩倍的速度奔跑,不外是一種值得思考和實踐的方法。
你身邊出色的同事多嗎?
請你仔細觀察一下你周圍那些出色的同時都在讀寫什么做些什么。紅皇后的話是對的。要想離開相差無幾的競爭環境,僅僅不停歇地奔跑是不夠的,還需要付出兩倍以上的努力才能夠實現。
注:周圍很多出色的同事,對工作有著獨到視角。最近還遇到很多小伙伴,無論是積極組織分享活動的餅餅還是沒有什么不可能的范大人,他們都在充滿激情的生活著。他們用行動一一驗證著紅皇后效應。
周圍有比自己優秀的人,才能不斷進步。
注:讓自己成為優秀的人,配得上自己所渴望擁有的。
書并不是單純的信息集合體,很多的學者和作家把他們一生尋求到的真理寫進了書里。科學家、數學家、藝術家、企業家以及政治家都是如此。為什么呢?難道說作者們寫書只是為了留名于世嗎?不是的,他們寫書的真正原因是沒有忘記自己的責任。
注:為了責任寫書。
一味地讀書并不能使人自然而然地發生變化。看看周圍就會發現,有的人盡管讀了很多書,依然是獨斷專行只顧自己。這種人不愿敞開心扉傾聽他人意見,只喜歡炫耀自己的知識,無視他人的存在。不想反省自己或根本就不懂得反省自身的讀書反而是有害的。
問題在于以何種方式和何種態度讀書。千萬不要忘記讀書的主體是自己。一定要懂得自己為什么讀書,自己想通過讀書改變什么。
注:的確是這樣的。
為什么記筆記不可或缺?思考傾向于用語言表達出來——不管是用講的還是寫的。一個人如果說他知道他在想些什么,卻說不出來,通常是他其實并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
注:寫不出來?說不出來?看來還沒看明白。
您比任何人都努力讀書的理由是什么呢?
注:成為更好的自己。
一個人讀再多的書,讀完了事,那也是毫無意義的。通過讀書培養自己的思考能力,并且應用到自己的人生,使之發生變化,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讀書。有了明確的讀書目的,就應該大膽地去實踐。
注:有意義的讀書,改變人生。“知道”和“真正去做”是兩回事。
對于初入職場的讀者,推薦和企業有關的書。最好多讀一些知名CEO的傳記和企業成功人士鮮活的經驗談。如果是職場白領,就一定要了解企業的運營原理和組織結構。學習CEO的思維方式和決策方法,再努力讀上兩三年,就會大有改變。加強專業水平的讀書也很重要。
注:初入職場讀書建議。
要繼續讀下去,直到你的想法改變為止。只有改變想法,才會付諸行動。
注:和書也是有緣分的,某些時候不想看或許是自己還沒有準備好,不必強求。堅持讀書,會與很多書結緣,會遇見很多神奇的事情。
每個人所希望的人生各不相同。想去理想的彼岸需要用很多石塊搭橋,搭橋又必須先從第一塊石頭搬起,不要犯那種只有理想而不去做實事的愚蠢錯誤。
注:真正的修行,不僅在于寺廟,更在于變化無常的生活中。廟宇中獨自一人面對自己,生活中面對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一樣的不容易,一樣的讓人向往。
最后,將文中的一句話送給自己和看到此篇文章的你:
“無論你認為自己行,還是不行,你的想法決定了你的人生。”——亨利·福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