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午休時間,朋友小魚突然找我聊天,她問我: 你喜歡什么樣的人?
看到她拋出的這個問題,我大腦中瞬間空白了。或許是這個話題太大了?大到我無法準確捕捉她想探討的方向。想了想,我還是不能當即潦草作答,就先將這個問題擱置了。
后來我想過,她會是在何種因緣際會下如此發問?她內心發生了什么樣的波動?我對此一無所知。但就這個問題本身而言,我怕是也不一定能夠給出一個說服自己的答案。
要討論? “喜歡什么樣的人”這樣一個話題,大概是在討論喜歡人身上哪些特質吧。比如:有擔當、有想法且能行動或者是看起來很陽光之類的云云……
換作兩年前,我也許會說我喜歡有擔當且幽默的人。但經歷了兩年時光的磨洗,對朋友的要求已經不再那么固態標簽化了。
現在的我再和人接觸時,也不會像之前那樣稚嫩,單純地想要在對方身上捕捉那些能夠吸引我的特質了。
眼下的與人相處,我的原則只有一條:氣場相和。至于在一起相處了一段時日后,決定我能不能喜歡上這個朋友的往往是她/他對生活的態度,夠不夠熱愛。因為她/他身上的這種熱愛讓我愿意去了解她/他,愿意被她/他感染,愿意同她/他互相熏陶感染彼此。這種相識,比單純的固態標簽認知要更有溫度,更有人情味兒。
在日常相處的朋友身上,往往是他們身上那些靈動的熱愛方能觸動我的內心。
01.
我有這樣一個朋友:他實習經驗頗豐,積攢了相當的生活人世閱歷。
初識他時,覺得他特能侃,是那種每個話題都有點內容的侃。那段時間,無論是聊音樂,聊美劇,聊攝影還是聊心理測試相關的話題,他都能道出個一二三。那會兒雖也發覺他對好多問題也只是略懂皮毛,但也認可他興趣的廣泛,就覺得他還算是個有點樂趣的人,平時也就會時不時地有個話題聊著。
對他,不喜也不厭。他的認知深度不至于讓我驚艷,自然不喜; 但好在他興趣還算廣泛,無論是什么話題也都能聊上二三,也不至于會讓我覺得他人性枯槁而心生厭煩。
后來,我發現近來和他聊天總是缺點興致。我也不知出于什么心理,就回過去翻看了好久同他的聊天記錄。從聊天記錄里,我試圖尋找原因。聊天記錄看了良久,我想,我同他的聊天后來嘎然而止的原因在于他身上的點過于分散,進而反射在我腦海里的印象就是人物形象不突出。他什么都愛,卻又什么都不愛。他什么都了解,但缺乏獨立的深度思考,他所知所言都是對他人已有觀點的重復,缺乏一個獨立的屬于自己的認知體系。
在生活中,他以一種碎片化的狀態存在。這樣的態度會讓我產生,他總是忙于應付生活,而不是享受生活這樣的一個判斷。對社會熱點,對人文知識等等,他只是以一種不讓自己與社會脫節的敷衍態度去了解,缺乏本質上的熱愛。和他的聊天中,你找不到他的G點,你不是自言自語卻始終只能自我高潮。這種聊天方式想必才是真正的尬聊吧。以至于后來,我對他的靈魂失去了興趣。
從他那里,我看到了他流于生活表面的生活狀態。
02.
而我的另外一位朋友大鈺鈺卻不一樣。
他是怎樣一個有趣的靈魂啊,在忙到飛起的時間里,還能吸引我在他的微博中每天逗留上十幾到幾十分鐘。
他興趣沒有很廣泛,甚至我和他的興趣點壓根就不在一個頻道。可是他有趣的微博博文內容,卻能讓人看出他的認真,看出他的熱愛。
還記得剛和他接觸時,對他的說話和行為做派,我并不是那么喜歡。好像那會兒我還很狂地給了他一個定義:生活中的演技派。
說實話,剛開始我是十分不喜和他交流的。總覺得他的言辭做派中總有一定成分的作秀,表演在里面。表現欲極強,我曾這樣否定過他。
可是啊,人和人之間的關系就是一種很莫名其妙的存在啊。前一秒你不喜歡,甚至是有幾分討厭的人,在有了進一步了解之后的下一秒,你也許就會愛上這樣一個有趣的靈魂呢!這樣一個微妙的變化是必然的,因為在對一個人沒有足夠的了解時,我們對這個人的判斷有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出于主觀臆斷。
真正對他的認識有一定的改觀是在一場聚餐上。他的朋友說起他豐富的微博內容實在是精彩,我當即表示好奇關注了。也就是在那晚,刷了他的微博之后,我竟主動找他聊起了天。
他大學時的社團學生會經歷相當豐富。人生體驗相當豐富的那幾年里,他身兼多職,演講與辯論協會會長,相聲小品社團社長還是班級文娛活動負責人。
在有了對他基本信息的了解之后,我暮地意識到:表演型人格就是他的生活常態。微博中他錄的一些咖秀,你會看到他有多可愛。他熱愛著他的熱愛,生活中他也以他熱愛的姿態占據出現,這樣的生活狀態就是主人翁角色的充分展現。他在生活,而不是被生活。
之后,再看到他每次表演式的說話、發言狀態,我都會從心底里笑出聲來。他這種純粹熱愛的生活狀態,真實的很讓人喜愛。
03.
還有一位朋友,王漂亮。
正如她的名字一樣,她很漂亮,也很招人喜愛。但我們對她的喜愛并沒有只停留在她的表面。
我曾經好奇過,為什么大家都喜歡她,明明我們人群中漂亮的不止她一個啊!在各類活動中,明明她就是話最少的那一個,給人的感覺就是有點悶啊!
雖然我很好奇,也一直想弄明白。可是我還是忍不住地會一邊疑惑著一邊喜歡她啊!大概大多數人都和我有同樣的感受吧。
再后來,我發覺雖然話不多,但人群中沉默的她卻總能在最恰當的氛圍下做出對方心里所預期的那個最恰當的回應。
我當時是覺得:她可真是個高情商的女子呢。
可是后來,有次和她聊天時,我們共同聊到了另一位朋友。說起那位朋友低調的往事時,她的正面回應讓我不由得問:誒,你怎么也知道啊!他對外人沒提過這事啊……王漂亮低頭莞爾,略有點不好意思地說:我也就笨鳥先飛了,不太會說話,只能多刷你們的微博、朋友圈,多了解你們的喜好、興趣、過去和現在的生活狀態。
哦,這是一個生活中特別有心的姑娘!我恍然大悟。怪不得她總能對每一個人的話題都能及時作出積極恰當的回應。她并非高情商,而是有心做足了功課。
在王漂亮這里,我想我看到了人性中的善良。在生活中,人與人的相處中,她出于對生活,對身邊人的熱愛,做了那個不善言辭卻始終招大家喜愛,不被冷落的有心姑娘。
04.
簡單的事情重復做,你就會變的很不一樣。
筱小總是這樣向我安利著毒雞湯。
她是位有著自己小世界的可愛姑娘。說起專業功底,她不優秀;說起管理能力,她甚至壓根就不具備;說起生活技能,她不合格。但就是這樣一個姑娘,她不卑不亢地擁有著屬于自己的世界。
在她的世界里,生活開出一片繁花。
是的,她是一個愛花的姑娘。
她愛花,方式和其他愛花之人不一樣---愛干花。
Fading is true.她說,既然不能永恒,那我就在它要凋零處留住它。
凋謝是永恒的,失去是永恒的。她有著很深的人生感悟。
還記得是一次失敗的感情經歷,使她與干花結緣。她認為干花是持久的,像她內心飽有的愛。
長久以來,見過她制作干花的狀態。那種沉浸其中的自在,讓人一眼就能記住。
我們太多人太過于熱愛新鮮的事物,對于凋零都不屑一顧。
就像生活中的熱點新聞,我們趨之若鶩且樂此不彼。但我們基于熱點新聞所發出的聲音也只能淹沒在人聲鼎沸的喧鬧中,落得個無歸處。
仿若,我們來到這世間為的是趕一場沒有緣由也不會有結果的熱鬧;而她,想要留住凋零花束的她,守住的是難得的人性中的堅守與安寧。
她的世界一片沉靜芬芳。
她的干花花束如她的生活一樣,耐品更耐于欣賞。
或許我們都該經歷一些什么,才會對人生多點深沉的熱愛,而不是一味地胡亂熱鬧喧騰。
附上她的成果圖幾張:
所以,你的生活中一定要有你的熱愛,有熱愛才會活的漂亮!
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