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今天下午召開初二年級質量分析會,不知道是誰發明了這個會議,但是每次考完試都會召開這樣的會議。
? ? ? 這類會議的初衷是分析學生學習情況,提高學生學習成績。領導們為了工作要開會,可是來參加會議的老師有多少是真正有收獲的呢?問題出在哪里?首先這個會議有召開的必要性,畢竟考一次試很不容易,得來的數據值得好好分析,為了下一步有針對性地教學。那么如何開呢?不知其他學校如何開展,我們學校是備課組長,教學處,領導發言,會議結束。程序是從上到下的。
? ? ? 那么這個會議的目的指向的是學生,我認為首先應該由學生分析,教師通過收集學生的數據進行班級整體分析,每個老師來要完成各班的分析。接下來要召開的是班級聯系會,由班主任組織各科老師分析學生的問題,這些都結束,再來召開年級的會議,關注整體的問題,需要領導出面解決的問題,年級整體協調的問題。通過分析整體數據,給出下一步的教學安排。通過各班分享,收集改進各自班級的措施。這就如我們班級遇到了問題,完全可以由孩子們討論給出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不是班主任從上到下的領導和控制。
? ? ? ? 這個質量分析會老師們不愛開,首先開的意義不明確,其次很多時候開成了領導罵人會發泄情緒會,再次更多的是領導組長一言堂,普通老師只是觀眾。課堂時間很寶貴,老師的時間也很寶貴,希望所有的會議活動可以淡化形式,注重實質,開出效果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