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禪理打羽毛球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一個偉大羽毛球player,首先是一名偉大的哲學家。——我說的。

如果用禪的哲學理論應用于打羽毛球,會是一個什么樣的結果呢?什么?少林羽毛球?哈哈,您真會開玩笑。

一、對禪的理解

禪,總結起來就是兩個字“空性”??招跃褪强盏奶匦?。空的特性是什么?空就是超越,達到無的狀態。道德經里說,道生萬物。“道”指的就是無。無為萬物之母,一切的源頭,智慧的源頭。超越,包括超越在自己頭腦中的觀念和陳舊、僵化的教條,也包括超越自己的命運,從而無限的擴展自我,發展出一個無限的自我。

我們要從羽毛球中有所啟發,我們在這種啟發下所得到的發展并不只強調某一方面的發展,而是整體的全面發展,最后破除"知識"與"命運"的障礙。超越因果宿命的道路全在于心靈與意志的適當運用其力量??站驮谒鼈兊闹虚g,也包含著它們。

人的精神超越一切后,進入空,也就是什么都沒有的狀態,但是他保留著一樣最重要的東西:覺知??瞻磺校瑳]有不屬于它的或是與之相反的——我們就生活在空間里??粘淙谏小嗔χ猩踔翋塾?。你看一個芭比娃娃,它沒有自我之意識,也沒有思考能力;沒有貪欲也沒有冥頑不化的觀念。如果內心沒有任何的固執的觀念,沒有任何先入為主的成見,那么外在的事物自然會表現出它真實的面貌。

空性,就是絕對客觀的去看問題,去做出反應。


二、動與不動

禪講究以靜制動:我是不動的,我又隨時在動。這聽起來很矛盾,是嗎?

在這里,我想先引用一位牛人的理論來進行解釋。明代軍事家,哲學家,心學創始人王陽明,大家如果看過《明朝那些事兒》都應該對他有了解。書中對他十分的推崇,稱它為“明朝第一牛人”。他調兵遣將如有神助,在大大小小的各種戰役中,從未失手,被稱為“戰神”。他創立的“心學”將禪與中國的儒家哲學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他的理論對上面的問題有最精辟的解釋:“此心不動,隨機而動?!边@也是心學的八字要訣。


1、此心不動,講的是放下一切的干擾,放下自己的情緒,想法,回歸到空的狀態,這種狀態下,心是不會胡思亂想的,這種心緒的紛擾稱為“妄動”。心不妄動,但在清靜中同時保持著一份最高的覺知。


在佛中,一切不需要努力。因為一旦努力,你的行為中就摻雜著自己的主觀愿望,以及對事物的分別。心靈是自由的,不受任何限制的。對心靈努力反而會局限了心靈,因為努力是要求心靈朝某個限定的目標進發;而一旦你有了目標、目的這些可見的終點,你便是將心靈局限于那里。一個人如果能夠放棄自己的偏好和欲望,放下自己的有色眼鏡,就能如其本來的以事物本身淳樸、單純的本性去觀察事物。當消除了自我意識后,打球的技術就能達到最高的境界。一個人一旦能超越對其所做事情成敗得失的關注,就可以發現"自由"的真正含義。完美的道路只對那些又選又挑的人才是困難重重的。 正是心里面沒有好壞的分別,也沒有喜好真惡的分別,所以我們對事物的觀察就會變得十分的精細。即使差之毫厘的差別,我們也能觀察得一清二楚,就像天與地的差別那么明顯。


心學認為,心無需通過學習,本來就擁有對真理的識別能力。這種與生具來的識別力叫良知。只不過是后天社會活動的污染,使得這顆良知蒙上了塵埃,不再具有識別正確認識事物的能力。當我們認識到這一點,放下我們一切的成見,用一顆一無所有的心、一顆一塵不染的心,不帶任何野心的去看待這個平凡的世界,世界本來之美就顯現了。用自己的熱情,做自己的事,一旦累了,倒頭便睡。無知者會嘲笑這種簡單的生活,但智者卻會知道其中意味深遠。如其本來的看事物,便是真理。真理就存在事物的本來面目中。


當我仰望星空,我就會覺得自己的渺小;每當我看到草叢中來來回回奔波忙碌的螞蟻,就覺得自己的努力也和這群螞蟻一樣的虛無。不為自己去爭取什么,就像自己從來沒存在過這個世界上一樣,讓自己回歸那個毫無意義的存在。自我是什么?自我就是虛無,什么都不是。當對真相全然了悟后,你就不再需要尋尋覓覓,執著于得失,你所要的會在自己最不期盼的時候到來。得到的其實已經失去,失去的其實已經擁有。就像陳百強的歌里唱的:“一生何求,沒料到我所失去的,竟已是我的所有。”你什么都不想,就像你在沉思一樣;你冷靜的看著一切,就像一切都沒看到一樣。

空是不會動的,空間如何能動?我們的心靈也屬于空間,所以它也不會動。只有“有”才會動。"不可移動性"是指我們的精神集中于一個焦點,這個焦點就是我們的覺知,在“我”這個感覺上,而不是事物上面。就好像輪子轉軸的軸心,我們的覺知在中間,讓其他的事情圍繞著自己的能量這個中心去轉動。自我不動,才能更好地看清別人。不動就是空的最好的表現??辞辶耍礈柿瞬畔率?。守住自己的空性,任憑千軍萬馬,我自如如不動,空空如也。只有這樣才能放得下其他的人和事,把他們請進自己的心里,仔細的觀察、了解他。


所以,“此心不動”講的是不帶主觀意識、客觀的觀察。


我們打球時總是想著自己要怎么揮拍才比較漂亮,怎么殺球把對方打敗,卻無暇好好的看一下對方的打法以及對方所處的位置,對對方的情況一無所知,又怎么能贏球呢?那么問題來了,如何觀察呢?


一是拋棄自我情緒與自我的欲求,全然的去感受。盯著別人我們會有害羞,不好意思的感覺;盯著對手,我們會害怕;看著漂亮的女孩或漂亮的車,我們的會心生愛欲;這些都阻礙著我們真實的觀察事物。只有放下自己的一切,沒有任何感覺去感受看著事物,才能真正的了解它。


二是拋棄自己的過往經驗去體驗。完全沒有經驗的人,他了解到一種經驗之后,他不會用自己的理解去解釋這種新的經驗,而是完全的接受它。我們看一樣東西,了解一樣東西,都是根據用我們之前的知識去解釋我們當下看到了這樣東西,這是我們理解事物的一般方法,也叫建構主義。意思是像建造樓房一樣,在原有的基礎上一層層的搭上去。這樣的好處是讓我們比較容易去理解新的事物,但是因為理解是基于舊知識的基礎上的,也限制了我們理解和觀察這件事物的廣度和深度。而不是用一個空的角度,全新的角度、全新的態度去看它。

假設今天我看到蘋果全新的產品apple watch,它對我來說是那么的新鮮,讓我愛不釋手。通過在專賣店對實物的的操作、試戴,我對它的感覺、認識沉淀下來,形成了經驗。第二天我再次看到它,仍想重溫下這種感覺,回味一下其中的樂趣,但新鮮感已經消失了,感覺變得麻木而沒有興趣,因為我把昨天的印象、經驗套在它上面了,如果放棄了經驗,我們就能像那么納蘭的詩里面寫的:“人生若只如初見”,每次看到花兒都保持著驚艷的感覺,每天起床都感嘆著生命的奇妙,感恩著生活。


第三,觀察是一個連續不斷的過程。打球時,我們要面對的是不斷運動的球,它就是那個變化的實情。我們用心的觀察球的運動,觀察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一旦你不再受到影響,摒棄傳統反應的拘束,你就可以新鮮整體地觀察它。觀察是無選擇可言,無所欲求,無所焦慮的;在這種心態下,才有知覺洞悉力的產生。有了洞悉力,就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這種洞悉力不是一剎那的頓悟,而是連續的知覺,連續無止境的探討狀態。因為事物是流動的,所以我們對事物的觀察、認識也必然是一個連續的過程,而不是停在某個時間點,固守于在某個時間點下的結論。


2、隨機而動,這里面的“機”指的是引起事物改變的契機,而它就隱藏在事物的真相之中,也可以叫真理。當你認清了事物的本來面目,也就認清了世間的真理。你完全的跟隨事物的規律走,按照事物本身的規律行事,而不是跟著自己的主觀意愿去做出判斷和選擇,這樣就無往而不利。 倉央嘉措的詩《你見或者不見我》中寫道:你見,或者不見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真理正如是里面寫的,它就在你面前,永遠沒有是或非的分別。是與非的掙扎戰斗是心的大病。智慧并非是如何嘗試將好的從壞的中拯救出來,而是學習著如何駕御他們。所以,下半句話講的是不帶主觀意識,客觀的反應。


那么,如何動呢?

第一,按照客觀規律的動。你的心完全沒有自我,裝載的全是事實的本來面目、事實的真相,你隨著他們的動而動,完全地跟隨他們的節奏,隨著他們的規律走。就像庖丁解牛般精準,像行云流水般流暢;就像軟木塞飄蕩在浪濤的波峰、波谷一般。這就是隨機而動。而我是空,我是無。所以我不會動。空包圍一切,空滲透一切。我的覺知范圍擴大,包圍著一切身邊的事情。如果我要動,我就像水滲透進沙子的一樣,滲透進事物的縫隙里面,跟隨著事物的運動而動。所以,實際上還是事物在動,而只不過是它一切的動作都在我的心里面,都在我心的包圍之內,都在我的覺知之中。覺知與運動的事物的關系,就像水波粼粼的水面,與水面上的月光,無論水面怎么移動,月光始終在上面,隨著水面的波動而動,它如實的反映著水面的波動情況。但是月光卻不屬于卻不是水的一部分。覺知不是事物的一部分,但是它可以一直附在事物上面。


其次,化有形于無形。這里的無形指的是沒有固定的形。無不是什么都沒有,相反,是什么都包含,但又不局限于某一種狀態的,是由有形進化到更高深更完美的自我表達的境界。無所停留意味著所有事物的終極源頭,它是人所無法理解,也不是時空所可以局限的。


無必須基于事實的真相。沒有教育并非真意味著未受教育,只有沒有執著的教育而教才是意義深遠的。否定傳統的基礎教育,只不過是自己創造出另外一種模式,然后使自己身陷其中。如果你追求心智的虛幻的理想,就會無法看到事實的真相。許多的人總追求更多,追求一些特別的,卻不知道真理正蘊含在簡單的事情中,而對真理視而不見。本來要追尋更高的層次,但在追尋中忽視了事物的真相,結果因為缺乏基礎,一切成為空中樓閣,海市蜃樓。要突破自己,需要對自己、對事實有深深的覺知。


羽毛球的攻擊和反擊,就像一曲旋律美妙的歌曲,有高低起伏,起承轉折,但卻沒有固定的格式。我們要善用韻律的不規則變換來誘對手,通過扣球、吊球、劈球,使他跟隨著我們的節奏,在我們球拍的引導下,翩翩起舞。


打球要形成自己的風格,又不拘束于自己的風格。因為自身的速度力量的限制,每個人都會形成一定的自我風格。年輕人體力足,喜歡殺球,顯得氣勢猛;中老年人喜歡慢悠悠的吊球,特別是前場,這些特點都很容易被抓住。實際對戰時,我們要做到流暢、干脆:我們的移動像流水一樣流暢,我們靜止時就像一面鏡子,我們做出反應時就像回聲一樣干脆,迅速。我們在不斷的變化之中,悟出別人之打法的節奏破綻,乘虛而入,像水滲透到石頭的縫里。


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只根據事實本來的發展規律做決定,不摻雜任何個人的主觀判斷,就是禪的精神。日本的“居合斬”刀法最好的體現了隨機而動的這種哲學觀念。他們對戰時,只出一刀,一刀決勝負。而直到出招之前,刀鋒都是藏在刀鞘里面的,不會拔出來的。但只要拔出來,刀就一定要見血。用最簡單的方法,也最直接的擊中要害。


四、開始鍛煉

開始練習羽毛球前,我們首要解決的問題不是鍛煉自己的身體,而是完整的去理解羽毛球這項運動的本質:不是大力殺球,不是救球速度快;而是有效、精準的把球放在球場的空位上。所以我們打球時不要光盯著羽毛球來打,而是要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對手所站的場地的空位上。通過各種方式,把球最快速最有效的放在對方場地的空位上。


要在羽毛球中有所精進,必需對意志有控制鍛煉的意念,忘卻成敗勝負;忘卻驕傲與苦痛。給予對手的漏洞進行最精確的打擊。而最大的謬誤就是預先對結果妄加臆測:心中不做預判,對得失也毫不在乎,只是聚精會神的關注對手。放松自己,讓一切自然發展下去,你的身體四肢自會在適當的時機自然出動。


第三,羽毛球場不是一個點、一個扁平的平面,而是一個立體的三維空間。在我們進行攻擊時要形成一個立體的、整體的、嚴謹的攻擊結構結構。特別是雙打時,要充分的把進攻時的前封后殺,和防守時的左右輪動充分糅合,并注意高遠球和壓網球的結合,打出立體的一個攻擊空間。

雙打時有兩個位置是比較容易出現漏洞的。一個是兩個人共同的反手位,反手大家都不好打,這是很明顯的;一個是兩個人中間的位置,打擊他們的中間位置會使他們產生混亂,不知道到底誰來接球。羽毛球應該避免一切的膚淺、不實,而直入復雜問題的核心。它并不虛張聲勢,并不迂回地走著,而是瞄準最短距離朝向目的——對方球場的空位。


第四,不斷地強化自己的手臂力量,通過重量訓練與科學化的輔助訓練再加上完全的適應練習,使自己的體能達到一個新的水平,能配合自己的戰術。比如用網球拍練習前場的快速擊球,以及通過背沙袋在樓梯上練習兔子跳躍,鍛煉身體的閃躲與步法的輕盈。


一旦受過良好的訓練的學生在各方面都應該生動與充滿活力。在實際對戰中,他的心靈尤需冷靜,不為外界所紛擾。也須能以不變應萬變。一旦前進,他的步子需輕盈與平穩。他的雙眼一刻也不能滯停,而注視對手之每一舉每一動。他的行為表現仍與平時一般,自然和放松。


七、答案就在當下,在問題之中:


通過一段時間的練習,你掌握了打羽毛球的基本技術。但是如何繼續深入的提高?

答案不在于未來你繼續參加多少的課程,看了多少場比賽,而就在今天,就在你現在對戰練習的當下。羽毛球的道只有在對抗中的每一分一秒中追尋才能得到,也唯有不受偏頗或任何的模式所限時才可能找到。知識、經驗不過是我們對過去的認識;時間不過是人們人為的把原本是一個整體的事物分成過去、現在、未來幾個部分,把它割裂開來。而真正的事物是一個整體,他并不會被割裂。世界處于永恒變化的過程中,所以事情的真相只有在當下才可以發現,真理是沒有明天的概念的。知識是固定在某一段時間的,今天的是,明日可能變成否,而認識事物卻是永不間斷的。知識由累積結論而來,而學習則是一個永不停止的動作。學習不是知識的累積;而是一種求知的行為,是永無止境的。只要存在思想,我們便失去了自由——所有的思想都是局限的,而不是整體的觀察事物得出的。思想是時間的產物,它只是記憶的反應,而記憶經常只是局限于一部份的。無論是對過去的記憶,還是對未來的判斷。過去記憶只是經驗的結果,對未來的判斷也是基于過去的經驗推導得出的。因此,思想只是心靈由經驗所生的作用。知道自己的心靈是不屬于任何知識的、空空如也的心,讓自己的心徹底的安靜下來;就可以消除一切幻想,以空靈的心,無形、無法來面對對手。


如何打羽毛球的方法在你的對手身上,而不在你事先學習的戰術上。一種解決方案,無論多么正確,也只有使人局限于一種模式里面。羽毛球在實戰中是瞬間千變萬化的。依循著某種的模式練習只會導向阻礙自己的道路,要想通過它深解自己是絕無可能的。當我們整體的去研究問題時,才會發現真理的所在,而問題是永遠不會與答案相分離的。問題中會隱含了答案——了解問題亦同時解決了問題。不要用自己片面的思想割裂的看問題,而應該以自己清澈的心靈整體去覺知事物。事物的真相是無法以思想和觀念來領悟的。這就好像庖丁解牛,如何解決這頭牛,答案就在你的身上。你認真的去觀察研究這頭牛的結構,你就知道解剖的方法。而這個方法是沒有定論的,因為每一頭牛都不一樣。"契機"是沒有昨日、明日的。契機就在當下;它不是思想的結果,因而也不是通過時間得到的。所以要隨機而動,看到事件的機會??吹綄Ψ降钠凭`。所以你去看別人的羽毛球比賽,去學習各種各樣的戰術卻不能靈活的運用,不能在實戰中全神貫注地觀察對方的動作,這樣子學習戰術對你來說是沒有意義的。


什么球的殺傷力最大?大部分人的回答肯定是殺球。但是,在實戰中,無論如何強力的殺球,70%都會被救起。所以,殺球只是表面上看起來很美,但是實際的效果并不明顯。根據我上面所說的,羽毛球的精髓在于把球放在球場上,而讓球最快到達球場的是最短的直線距離。所以,有效地吊網前小球,或者是通過劈球把球擊落在網前的位置,短球對手留下的反應時間是很少的,因而殺傷力最大。通過觀察對方所在的位置,有效地運用小球,能很好地一擊得分。


我們全神貫注的觀察對手的同時,要站在他的立場上去思考,如果自己在那個位置會怎樣擊球。如果你打給他一個反手的后場球,他要跑回后場去接,然后又是反手,力量不夠大,回球質量肯定不高:大概率的機會會打一個斜線球到你的前場前場對角的位置。這時候,加上你的觀察,你就能盡早地趕到前場進行撲殺。


我們打球時,眼睛一刻不能離開對方的所露出來的空位。比如說雙方都在前場對抗,看到對方往前跑,我們就可以推一個高遠球,掠過他的頭頂,直接攻擊他的后場;看到他想往后退的時候,就可以做一個假動作,把球放在他的前場。一切的答案都在對方身上。


四、了解自己

了解自己,首先從了解自己的思想開始。

假如你遇到一個不按一般打法打球的選手,而你仍想以平日練習的傳統方法來對戰,你的防御與反擊常會顯示出缺乏可變性與靈活性。固定的球路,意味著固定的思維方式。一旦你隨著傳統的模式走,你所了解的只是老路子,傳統與傳統所造成的陰影罷了——你并不了解自己。當一個人的球路被對手掌握,他就會被對手所牽引著,而任由對方擺布?!妒ザ肥啃鞘浮防锩嬗幸痪涿裕阂呀浭褂眠^的招式對圣斗士是沒有用的!


大巧若拙,拙中之巧乃返樸歸真。有的人打球姿勢專業,虎虎生風,先聲奪人 ,但卻如難以取勝。

但有些人打球姿勢怪異,甚至難看,但是細細思考,卻如細嚼橄欖,令人越想越回味無窮。一次,我們一大幫朋友一起打羽毛球,在球場遇到一個大叔。不知道是他是從哪里鉆出來的,他獨自走到我們的場,說要挑戰我們。真的,他就是說“挑戰”。只見他大概50來歲的樣子,頭發花白,穿著一身皺巴巴的帶領襯衣,甩著一雙破破爛爛的拖鞋,頭發臟臟亂亂的,好像幾天沒洗;最奇葩的是他的嘴里還叼著一根煙。整個形象邋里邋遢的,和這個球場極不匹配。我和朋友四目相對,心里都不禁暗自發笑。像他這樣個子矮矮的,身上沒有一點肌肉,怎么也不可能打得過我們這些年輕力壯的年輕人啊。無論速度、力量和反映我們都勝他好幾個等級,勝之不武啊。對戰開始,我們發現他的擊球動作極其不標準,好像在廣場打球的大叔一般隨便地揮拍,但是無論我們怎么努力擊球,他都能輕松的接到。更可氣的是,他叼著根煙,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輕輕松松的站在球場中央對付我們。他打出的球的落點非常刁鉆,我們為了救球滿場亂跑,疲于奔命,卻占不到一點便宜。我們感覺自己就好像在如來佛手中的猴子,被他玩弄于股掌之中。后來我虛心向他請教。他說,通過觀察,他發現我們打球力量不夠,不能有效打到后場,但又只會大力打球。于是他就通過打擊我們的后場,把我們的回球限制在中場附近。他就站在中場那里不用怎么走動,就把我們調動起來。一旦我們在后場防御,他又打個網前球,讓我們不夠時間回救。這個出其不意的落點,就是我們思維的固定模式所造成的漏洞,也就是我們最大的弱點。


很多人總想一板子把對方打死,但往往殺球并不能決問題。只有一板一板的和對手搓球,打在同一個地方,比如一直打他的后場,讓他放松警惕,以為你下一板還是打同一個地方:在機會來臨時,一球打在他的空位上,這才是最好的方法。


真正有洞察力的人,他是不會以某種固定的方式、某種教條作為自己行為的準則;他以實際的狀況作為自己行動的準則,因為時間經常不斷地改變。一旦一人受限于某一觀點和球路,他將不再隨著實際情況而改變自己的打法。比如單打對戰時,很多人往往喜歡站在中后場,以防對方發高遠球到后場。這個時候,如果對方用一個假動作發前場短球,就會使自己措手不及。


真理不在"我正在從事什么",而是在"內心深處的自覺",是對內心清晰明了后,對事物真實的反映。而過份的自我的意識是對一切身體行動的最大阻礙。心靈的偏狹意味著心靈的凍結。一但停止其必需的自由流動性,心靈將不再是真正地處于心靈的狀態。


自我只存在于當下。你可以通過記錄自我的行事軌跡,描繪出一個特殊的、獨一無二的自我的形象。但那只是跟知識一樣,是對已經發生的事情的一種記錄、一種經驗。而真實的自我是沒有固定形態的。這就跟藝術一樣,藝術家隨心的表達自我,在旁人看來是一種形象,但是其實它是空靈的,可以是這樣,也可以是那樣,沒有固定形式的。我們對自我往往有一個基于過去的刻板印象。覺得自己不行,覺得我打不出那樣的球,這會造成自卑,也限制了自己。唯有放棄自我的刻板印象,才能不斷的認識未知的自己,刷新自己,突破自己。


通過回歸內在,到達內心那一處平靜的花園,我們能深入了解自我本性中的自在和沉靜。安靜不是為了集中精力,而是去否定。通過對內在的探視,我們知道自己原本的天性是自由的、充滿創造性的,它并不能被人為創造出來。如此,我們的心就能不被外物驅役,不被外物所蒙蔽。這樣,心里自然會生出鎮定、平靜的狀態。


思考的最高境界就是否定。否定不是用這個就否定那個,用對的否定錯的,而是對一切思想的否定,排除外界的一切影響,達到全然空靈的狀態。在否定的過程中,你得到了無窮的創造力。思想只專注于一件事,而摒絕其他;而覺知是整體的行為,并不排除任何事物的,是對事物絕對客觀的反應。覺知并沒有界限,它是對你周邊所有一切的敏感的感知,而無一例外。而思想上的專注只不過是心靈感知范圍的縮窄。打球時,我們所關注的是靈活變化的整體過程,而不是某一個動作,某一個球;同樣的,如果我們只關注生命的某一個方面,或者某一件事情,就有可能縮窄生命的廣度。


我們能夠通過關系來了解自己。關系是自我表白的方式。關系是發掘自我的明鏡——存在就是關系。關系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鏡子。要了解自己必是通過與別人的接觸互動后,才能反過來看清自己。你的自我是怎么想的,就會有什么樣的關系。你是緊張的,打羽毛球就會緊張,手忙腳亂。你是從容不迫的,羽毛球和你的關系就融為一體,在你的手中千變萬化。打球的過程中,可以看到你的思想是自由的,還是受某種觀念所束縛的。若你的思想不是自由的,你和羽毛球的關系就會帶來阻力與矛盾。


身體是心靈的載體,了解自己必須同時了解自己的身體。

上天賦予我們心靈空無一物純潔性,而我們的四肢可以善加利用這種性質,使其運用自如。四肢以不可見的精神,使得心靈、身體、四肢,處于最大的活力。感受自己身體的每一塊肌肉,通過熱身使他們興奮起來,為運動中自由靈活的運用做好準備。在羽毛球運動中,我們的身體猶如一根鞭子,表面上是手腕的揮拍,其實是身體整體的發力。你看它軟軟的,但是當它甩出去的時候,他們的鞭尾是非常有爆發力的,打在人身上是很痛很痛的。從最開始的轉身蓄力,到腳跟的蹬地,腰部的旋轉;從手臂的彎曲,到手腕的收縮,最后到手指的發力。整個過程是全身而動,整體作為一個鏈條聯動的。手中的羽毛球拍猶如自己手臂的延伸,和身體融為一體,真正做到手中有拍,心中無拍。很多新手在握拍時,會傾向于緊緊地握住羽毛球拍,部分是因為他們緊張,部分是因為他們害怕球拍會甩出去。但是握拍越緊,你就越不能使出自己手腕和手指的力量,你只是用了身體手臂的那部分的力量。


破除對事情的依戀,畢竟執著于限制是人的自然天性。使過去、現在、將來的思想像流水般不斷地前進,晝夜不息。讓思想的自由在身體上呈現,讓身體的靈動打破思想的限制,將自由的思想和靈活的身體高度融合在一起。讓自己的思想柔軟,也讓自己的身體柔軟。你的身體動作是流動的整體,能無限與拘束地流動。這意味著身心與羽毛球的本質相結合。成熟意味著不做觀念上的俘虜,也不做情緒的俘虜。是自我最深的覺悟。讓身體和心靈成為一個整體,隨著球的變化,不受約束的、自由的流動。


三、羽毛球的藝術


藝術是什么?藝術所要表達的就是不受限制的自由。藝術的形式是自由的。藝術的目的系將內在的感覺投影于世界上,以描述人類最深處的心靈的唯美創造。為了表達一種感覺,一種觀點,它可以有無數種表現形式。藝術吐露了內在心靈對事物的了解,以及人與空性的相關性。藝術是生活的表示,超越了時空的限制。藝術正是一種不受限制的表現形式。反映了人類思維的自由,而這種自由和不受限制性,正是空性的表現。


我們通過藝術來給予自然與世界一種新的形式與新的意義。你會看到,大師在進行他們的創作活動時,一切的動作都那么的揮灑自如,其中帶著一種美,這就是藝術氣息,就是藝術帶給我們的沖擊。在羽毛球的世界中,高手揮拍起跳有如行云流水般,大力扣殺與精細操作的交替切換,搓球、墊球,扣球、吊球、劈球,猶如一個個跳動的音符,動作與動作之間天衣無縫的連貫,看他們的比賽就像在欣賞一場美妙的舞蹈。


藝術的表達使藝術家的心靈更為明晰,在其每一動作發揮中,都可以窺見他心靈的旋律。他的動作是空靈的,空靈到沒有任何的意義。所以,“藝術是不能解釋的,你可以說你都看不懂,但是,連三歲的小孩子也能欣賞。”就像我當時看臺灣云門舞集的現代舞《九歌》時,林懷民所說。這種空靈,正來自于空性的智慧,他是智慧的火花的閃現,能幫助你消除內心種種由于傳統思維束縛而造成的“無明”。


換言之,藝術是獲得自由發揮的技巧。它根植于純熟的基本功以及技巧的運用,因而需要對技巧完全熟練。在此基礎上,通過個人心靈、精神的坦然開拓來培養,加深心靈的深度與廣度。"無藝術的藝術"是藝術家在心路上的過程;它意味著"心靈的藝術"。 各種不同的技巧、工具的運用均朝向同一個方向——人類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心靈之世界。這意味著當這些技巧成熟后,你必須放棄拋棄這些技巧,而進行自由的發揮。就像小孩學走路,當他學會走路之后,他拋棄學步工具,自由地飛奔。俄羅斯文藝理論家車爾尼雪夫斯基提出:藝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藝術家的終極目的是在生活中,通過心靈的創造,將各種活動,升華為永恒的生活的藝術。


藝術是通往極致的道路,藝術的目的不僅單單升華了自己的靈魂與意識,它是表現出一種空靈般的完美,這種完美是由人類內心心靈深處散發出來的,是無法以外貌、形式來得到的,我們只能去接近它,表達它。要想了解它,最好的方法是成為它。


藝術的活動并非單單是藝術本身,它深入到更深邃的世界,將其中各形各式的藝術匯流在一起,而心靈的和諧與空靈中的聯系均得以實現。由上可知,藝術之過程是由現實生活中而來的,現實的生活便是真理,而藝術是超越形式的,在空性層面的合一。


追求羽毛球的真理,它將一步一步的帶我們進入空性。在接觸羽毛球到成為一代大師,這條修煉之路一般要經歷以下幾個過程:

l、對羽毛球這項運動產生樂趣,業余時投入練習。

2、系統的學習羽毛球知識理論。

3、通過一段時間的練習,逐步認識到羽毛球的規律的存在。

4、對羽毛球的其本質與方向的認知。如對行為動作的認知。

5、通過大量的實戰,累積了大量的經驗,對羽毛球的的規律有一個全面、整體的了解。

6、忘卻羽毛球的技術。

7、忘卻自己在打羽毛球,羽毛球的活動變成表達自己的一種方式。

8、回本朔源,從羽毛球的活動中深刻的了解自己。

9、超越自己,沉靜返空靈。

藝術是就是這樣的一種創造過程:從無到有,又再次超越,回到無,而這個無是包含一切的無,是永不停留、無固定形式的無。



六、表達自己

打羽毛球是為了表達自己,而不是為了贏得比賽。明白這一點后你就知道,打球不是為了贏,也不是為了打敗對手得到滿足感或別人的羨慕。你就不再關注比賽的結果,也不會因此而緊張焦躁,而是跟隨著球羽毛球去表達自己。在表達的過程中,你不讓別人的模式限制自己,甚至不拘泥與自己的獨特性。羽毛球就是一種工具,是你表達自己的諸多方式的一種。就像你演講、畫畫、跳舞一樣。通過不斷的、不拘形式的表達自己,自身的技藝得到提高,心靈也逐步得到解放。只有解放我們的心靈,肉體與心靈的完全自由時,才可能完整地表達自我。在此過程中,我們不斷的反省自己:自我是一個鮮活的整體,而不是被某個思想的片段所限制的僵硬的死物,它是自由無拘而不為外在的依戀、偏頗所限制的。


一個真正的高手是沒有自我的。他就像一個隨風搖擺的稻草人,風吹向東他就擺向東;風吹向西,他就倒向西面。他使自我完全受外在的影響而埋葬其獨立的意識。對于他來說,只有覺知,而沒有獨立意識。而在外人看來,卻有鮮明獨特的風格。這就跟凱文凱利的《失控》一書里面寫的一樣,蜂群是沒有自我的和沒有領導的,但是看起來卻非常有紀律,仿佛是一個井然有序的整體,他的運動方式看起來就像一只有生命的動物在運動。

在羽毛球的藝術中,一直有著如何使自己更加成熟技巧更高之問題。走向成熟的過程是一個人不斷的反省自我表達的方式,不斷的否定自我,進而不斷的創新的一個過程,他需要對自己高度的覺察以及孜孜不倦的提高,是模仿、重復所不可達到的。

無論是兇猛囂張的殺球打法,還是刁鉆斯文的吊球打法,每一種打法都是一種獨特的表達方式。一個人一旦不能表達他的自我,必定是不自由的。我們通過羽毛球來表達自我獨立、立足實際、靈活多變且不同于傳統打法的個性,而這種表達又是不拘一格的。若要自由的發揮和表達自我,昨日一切思想包袱都要舍棄。

在羽毛球的練習中,關鍵的不是經驗的積累,而是覺知敏銳度的提高,對事物洞察力的提高,以及對自身的了解,摒棄思想教條的限制。事物的本來面目是思想的內容,思想是裝載事物的本來面目的容器。事物的本真猶如一條奔流不息的河流,如果用一個固定的容器去固定它,就等于褻瀆它。將心靈專注于自我的覺知,使它能瞬間覺知到真理——而真理是各處無所不在的。傾空你的杯子,才能再次注滿——空無以求全。

了解自己、了解對手,并自由的表達自己,是羽毛球的全部意義所在。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505評論 6 533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556評論 3 418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463評論 0 376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009評論 1 312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778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218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281評論 3 441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436評論 0 288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969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795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993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537評論 5 35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229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659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917評論 1 286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687評論 3 392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990評論 2 374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一個偉大羽毛球player,首先是一名偉大的哲學家?!艺f的。 如果用禪的哲學理論應用于打羽毛球,會是一個什么樣...
    DrDan閱讀 633評論 1 7
  • 節前,和一眾姐妹邀約相聚,席間說及新年愿望,一姐妹舉杯,大聲說道:新的一年,祝愿我們這幫30+的姐妹,都能臉上有顏...
    雨霽晴空閱讀 2,163評論 6 7
  • 墻上的鬧鐘在滴滴答答的響著,琉璃了我的視線,呆呆的凝眸,回憶走過的斑駁歲月,時間的漩渦不停的旋轉,日子殘蝕彈指間,...
    倚欄吹涼風閱讀 281評論 0 2
  • 姥姥去世10多年了,可總會想起。 她命苦,本是出生在大戶人家的千金,但不到3歲就沒了爹娘,所以她一輩子都少言寡語。...
    tiffanybly閱讀 764評論 0 3
  • C++ 基礎 概念及工方式 保持已有類的特性而構造新類的過程稱為繼承。在已有類的基礎上新增自己的特性而產生新類的過...
    I踏雪尋梅閱讀 305評論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