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楊相中一位美女,并聲稱要把她拿下,我們都認為這絕對不可能,但沒想到他卻成功了。
小楊是我們單位同事,工作勤勤懇懇,人也很機靈,但就是情路一直不順,眼看到了奔三的年齡,于是加緊了相親的步伐。
這次的相親女孩,小楊很滿意,然而,人家姑娘對他并不感興趣。
怎么辦呢?
小楊并沒有放棄,每天早安晚安按時“打卡”,中午去給女孩送飯,女孩習(xí)慣周末去健身,小楊也會準時出現(xiàn)……
就這樣,在小楊的“死纏爛打”下,女孩對他有了好感。
在感嘆小楊堅強毅力的同時,我想到了社會心理學(xué)中的“簡單曝光效應(yīng)”。
意思是說,對一件事物,哪怕只進行短暫簡單的曝光,也可以增加人們對它的喜歡程度。
很多心理學(xué)研究都證明,對于任何事物來說,只要我們見得多,就都會對他們產(chǎn)生好感,我們的確更喜歡自己比較熟悉的事物。
舉例來說,埃菲爾鐵塔剛建成時,其實當?shù)睾芏嗳藢Υ耸呛芊锤械模?/p>
另外,建筑大師貝律銘所設(shè)計的盧浮宮的玻璃金字塔,剛開始也有很多人討厭它。
但是,如今它們卻成為巴黎的標志,更是人們引以為傲的建筑物。
這正是因為大家見的次數(shù)多了,就對它們感到熟悉了。
同樣,對于人際關(guān)系來說,簡單曝光效應(yīng)也是成立的。我們常說的“日久生情”就體現(xiàn)了這一點。
所以,再優(yōu)秀的人,如果藏得很深,躲得很遠,宅得太久,不和人交往,別人也會因為陌生而對他產(chǎn)生距離感。
俗話說“酒香不怕巷子深”,如果想討人喜歡,那你一定要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你想要與之交往的對象面前,哪怕你們難以交流,那也至少要“混個臉熟”。
適當刷刷自己的“存在感”是很有必要的。
比如你參加了一些公共活動,想要結(jié)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那么,你一定不要獨自一人待在一個角落,而應(yīng)該真誠、主動地去與別人交談,增加自己露臉的機會,這樣往往會收獲更多人的喜歡。
請記住,所有能增進彼此了解的事都值得去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