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關于邏輯。我對邏輯的癡迷,追根究底,是從一部國民動漫《名偵探柯南》開始的,一個一個精彩的故事,拉開了我對偵探故事的喜愛之情。從小我想成為各種人的夢想不停變化著,也曾有那么一段時間,我想成為一名偵探,能著有一本百科全書,里面有“如何通過一個人的手判斷一個人的職業”“如何一個鞋印判斷一個人的身形”等,現在想想,這些命題在科技進步的背景下,竟都可以做到。科技之力,以勢不可擋的時代潮流洶涌而來,中國從制造到創造,至今開始了智造。我對邏輯有經年的累積喜愛,它比數學直接,充滿魅力。推理大致分歸納推理和演繹推理。
? ? ? ? 關于人性。柯南中讓我怦然心動的劇集,有兩集《工藤新一紐約事件》《貝克街的亡靈》,人性不知道人殺人的動機,但救人是不需要理由。而阿加莎的《東方快車謀殺案》《abc謀殺案》久聞其名。在書本的出版前言中有一段對阿加莎的評價“縱觀世界偵探文學一百七十余年的歷史,如果說有誰已經超脫了這一類型文學的類型化束縛,恐怕我們只能想起兩個名字——一個是虛構的人物歇洛克福爾摩斯,而另一個便是真實的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和福爾摩斯比肩的偵探作家,頓時對她心生好感和敬意。被審判的人,很有趣的切入點,軍人/監護人/傭人/輿論/法庭,不被法律審判的領域,但真是如此嗎?
? ? ? ? 關于閱讀和寫作。閱讀分深度閱讀和輕閱讀。我是在幾個晚上看完這本書,非常好讀,幾乎之花了兩個小時就很順暢的看完,晚上很心慌但很暢快。一開始的人物描寫很明快,性格鮮明的人物躍然紙上,這和看過的一個劇《w兩個世界》,直接的人物介紹鮮明對比,很顯然這樣的側面描寫方式更豐富。
? ? ? ? 關于偵探推理。孤島模式/童謠殺人的開創,如果是第一次出現,的確是很驚艷,但坦白說,現在而言,這個梗有點平淡了。孤島是密室的一種,關于密室殺人案件,現在已經成為偵探小說中的一朵奇葩,但是小說情節中,很多不可思議的事背后,都會有迷幻藥和心理暗示的影子。這一點讓我對心理學有了好奇。偵探小說從內容上大致分兩種:第一,偵探類推理破案;第二,小說類人物塑造。奇怪的是,偵探小說/推理小說/ 懸疑小說/恐怖小說是不同的文體,但在我的理解中似乎區別不大,這類小說在中國的發展影響不大。
? ?關于 阿加莎。《無人生還》這本書,描述了一個優雅的謀殺局,第一,女作家風格鮮明,描述很舒緩平和,作品中有思想內涵的注入,有人心人性。第二,善寫毒殺情殺,多產的作品,很少寫犯罪場景。 它是一本人性之書。有隱含人性,人性中有自我審判的一面,每個人都會有道德的灰色地帶。被拆穿時的自我欺騙。同一個場景下的恐怖。(存在主義,《禁閉》把三個人關在一個房子里的后果是相互殘殺《太平洋殘殺記》)。 它是浪漫之書。“童謠殺人”“冒險之旅,逃離現實的愿望”“ 處于幻想的謀殺和犯罪藝術家”“你做的任何事情都會被人看到”“群體中會出現領袖和邊緣化的區分”每個橋段都充斥浪漫之情。同時, 它映射每個人都有犯罪的可能,如果有誘因,錢/情/不好的習慣,因此我們需要時刻保持理智。 它展現一種邏輯推理能力,以樸素的講述方式,時間遞增的展開。對此,我的啟發是,需要保持 批判性思維:看到別人看不到的,這是一種思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