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個標題,你覺得我肯定是要寫大齡剩女尋尋覓覓不愿意妥協跟將就的故事吧,的確,這樣的故事素材我有一大把一大把,因為我身邊的一眾女朋友幾乎都是還在單身的主,她們每天的平淡如水日子里,就有太多太多讓我感概的細節種種。
但是,我今天真不是講大齡剩女的故事。
我要說的,是我工作上的小助理大幫手兼任死黨同事Landy小姐的故事,相信看我這么些日子過來碼字的人兒都會知道,Landy小姐成了我很多故事素材的靈感源泉,外加我經營這片小地方的成長與進步的見證者。
在我跟Landy小姐還沒很熟之前,有天下班她跟我一起等公交,她突然問我一句你有男朋友嗎,我說有啊,她問我打算什么時候結婚,我于是把自己的規劃說了一下,沒想到她一副很驚訝的表情。
我問那你的情況呢,她回答說自己也跟男朋友都在深圳上班,但是家里已經開始催結婚了,我問她你多大了,她說自己是90以后的,我當時心里瞬間萬馬奔騰一堆白眼滿腦子翻滾,我想著你這個姑娘是不是來故意搗我亂的?
結果Landy小姐很認真的跟我說,她來自一個小地方,家里比較傳統,尤其是家里年紀差不多的好友親戚相繼嫁人了以后,家里人就催得更急了。
我想起之前在微博上看到一個段子,大概意思是,一個93的姑娘找了個87年的男朋友,同齡人朋友笑話她居然跟「上一個年代的人」談戀愛,然后一個01年的姑娘找了個97年的男朋友,就直接被同齡朋友笑話「你怎么跟上個世紀的人談戀愛啊呀!」
哎,太狠了。
這樣的數落段子,抓出來是一大把一大把,在我這個老人80后眼里,我一直覺得90以后的都是孩子,就連我那去年剛考上大學的96年小表妹,有天她說跟宿舍同學去看電影《重返20歲》的時候,我嚎啕大笑,我說你們這一幫孩子還沒到20歲呢,就跑去看重返20歲的故事,你們能看得懂嘛?
小表妹回答,姐,我們班上入學軍訓的時候已經開始有女生出去約會了哦。
于是我問,那你是喜歡那個對沈夢君很好的爺爺,還是喜歡跟重返年輕時候的孟麗君產生了心動的陳柏霖呢?
小表妹回答,我們喜歡的是鹿晗耶!
這一刻,我終于明白「顏值」外加「小鮮肉」這些對我無感,但是卻讓無數少女尖叫的標簽元素了,也是,這一刻的他們,正當年輕,她們看到的都是她們眼里覺得最最美好的東西,那就是簡單直接可以看得到的外表,外加一些努力身影的一身才氣,亦如吳亦凡,亦如EXO,當然或許還有TFBOYS吧,我想。
要知道,在《重返20歲》里,當我看到陳柏霖第一次遇見楊子珊也就是孟麗君那一瞬間他眼里的那道光,我的心跳躍到不行,而后一場電影看下來,我最終還是對那個迷戀沈夢君的老爺爺李大海喜歡到不行,即使他知道孟麗君就是沈夢君,他居然還勸說孟麗君趁年輕,可以大膽的去做自己以前想做的事情,他不催她馬上變回老人,只是在一旁默默守候,甚至幫忙打掩護。
嗯,在我眼里,老爺爺李大海才是最最大白似的暖男。
所以,將心比心,當我看到歸亞蕾扮演的沈夢君,經歷著丈夫離世的悲痛,獨自帶大孩子的艱難,以及關于自己的兒媳外加其他種種一切這個世界的不善意的時候,我自己即使感慨萬千卻依舊不能感同身受,因為我真的沒有經歷過這些。
而在經歷了這一切之后,沈夢君已經有了自己的一套人生哲學,她堅強隱忍但是依舊時髦愛美,當我聽到她說出那一句「有時候我們只是需要點時間來適應黑暗」而淚流滿面的時候,我又怎么能奢望我的小表妹能讀懂我內心的翻江倒海呢?
也是這一刻,回到Landy小姐拋給我的疑問,我才忽然的意識到,當我覺得的我的同齡人還在剩女大軍中苦苦掙扎不愿妥協的時候,Landy小姐這一批剛大學畢業的姑娘,也已經已經被迫進入剩女大軍跟「被催婚」一族了。
一切沒有差別,有差別的是我們這一波剩女的「道行」多修煉了幾年而已,再往前推,估計還有比我們道行更深的極品剩女,「必剩客」、「斗戰剩佛」、「齊天大剩」,這些稱號真是聽起來一個比一個狠。
我看過很多人問這句話:你有沒有發現,女生的25歲已經變成了一道分水嶺。
從服裝設計品牌到護膚品廣告,電視里的畫面從一堆沒有營養的零食切換成如何養生,然后你的同學們都已經開始從為自己逛街買東西變成購置一堆寶寶用品,嗯嗯,就是這樣的,還沒感覺到他們已經結婚這件事,他們的孩子就跑出來了。
韓寒說過一段話,中國的情況是,很多家長不允許學生談戀愛,甚至在讀大學了還有很多家長反對戀愛,但等到大學一畢業,所有家長都希望馬上從天上掉下來一個各方面都很優秀而且最好有一套房子的人和自己兒女戀愛,而且要結婚,「你們想的很美啊!」
國民岳父如此時髦個性,我為他們家的韓小野表示深深的羨慕,但是對于我們這些普通平凡的家庭父母而言,他們不會像王朔的《致女兒書》一樣告訴你「你必須只有內心豐富,才能擺脫這些生活表面的相似。」他還告訴女兒「煲湯比寫詩重要,自己的手藝比男人重要,頭發和胸和腰和屁股比臉蛋重要,內心強大到混蛋比什么都重要……」
也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像馮侖一樣,給自己女兒的生日禮物《兩種人生》里,會告訴女兒這一段:「一個人,無論男女,必須知道人生有兩種,兩種人生。兩種人生活中,95%的人是過日子、討生活;努力工作,按照多數人的價值觀一輩一輩延續社會秩序完成種族繁衍。5%的人是挑戰命運、創造未來,這種人注定一輩子漂泊,但無論成與敗都有屬于自己的輝煌。」
馮侖對女兒說,要想好,如果是第一種人生,可以不用討論,問你的爺爺奶奶他們會告訴你,如果是第二種,不能告訴你要怎么做,但可以探討一下。
選擇第二種人生的人,你可能被人議論,直到你脫離地球到衛星軌道也就沒有人議論了;而第一種人生的人,只能是議論別人,靠八卦達到自我的心理安慰。
馮侖叮囑自己女兒畢業時,要選擇好過第一種還是第二種人生,千萬不要搖晃,否則一搖晃變成青熟女,最后再成為「剩女」,相信自己心中的理想,迅速決定,快速前行。
你看看,馮侖先生也不希望自己的女兒成為剩女,但是他知道要去引導自己的女兒如何在這個「被剩女」的階段之前到來前,去完成自己所要積累跟沉淀的那部分價值觀,但是我們的父母大部分都沒有如此高的格局,知道引導我們去做這些。
很多時候,父母的傳統價值觀跟我們當下的困境產生了沖撞,因為彼此信息跟信仰的不對稱,于是你可以看到很多剩女被逼婚到最后跟父母反目成仇,很多父母最后逼到要跟自己的孩子下跪還不一定能說服自己的姑娘「你干脆這次就嫁了吧!」
而更多的人,連老家都不愿意回去了,比起親情的本身,「面子」這件事情,摧殘了多少我們此生本來就跟父母相聚不多的機會,尤其是對于一個女孩而言,更是如此。
看這些新聞的時候,我是覺得好笑而可悲哀,在我的身邊的職場里,遇上了很多三十歲左右就開始離婚的了,這也可能就是中年危機的其中一種常態,這兩年更加夸張,有聽到比我年紀小的孩子結了婚以后半個月就離婚了。
我不是想用這些單薄的例子來論證結婚這件事情的可怕,我所想表達的觀點是,在結婚以前,難道就沒有人想過,你是要跟身邊這個人此生一起六七十年甚至更長久的嗎?從價值觀到門當戶對,從衣食住行的習慣到性格的磨合,哪一個小的節點不是大事,哪一個元素不是關鍵?
你要知道甚至有夫妻是因為一方打呼嚕太大聲就離婚的了,漫長人生中,除了最開始的激情跟愛情,回歸到柴米油鹽本身,誰不希望彼此能能適應的更好一些呢?
毒舌王爾德說,離婚的最主要原因是結婚,這不是一句哲理,這就是生活的本真,沒有人保證自己能跟一個人過一輩子,既然是這樣,那為什么不去嘗試讓這段婚姻的關系能維持一輩子的幾率大一些呢?
我的閨蜜告訴我,那是因為現在的大部分人,房子是父母給的,車子是父母給的,你怎么能期待他們真的能在半夜去思考,這個人到底跟我能不能過一輩子呢?
這個議題太大,大到涉及中國的國情跟當下坑爹的物質水平,但是這個議題也很小,小到你自己就可以判定,哪些階段你應該做什么樣的選擇,這一切由你而定。
如果說以前年紀小我們由不得自己,但是如今我們已經是成年人了,成年人的世界里,或許是比小孩的更復雜,但這也意味著我們自己已經有了對生活的主控權不是么?
然而大部分時候,也有女生太過于強調自己「不愿意將就」,于是開始跟父母跟親戚,跟所有已經成為人夫人婦的同學朋友為敵,然后還痛罵這個世界的無奈跟可悲。
如此下來,惡性循環,找不著拯救的點,在時光慢慢老去的季節里,看一眼韓劇的時候奢望著30歲以后也能遇上一個對自己奮不顧身的都教授,可是轉身關上屏幕的時候又開始在黑暗的夜里流淚,然后失眠。
難道就不能折衷一些嗎?比如說先去好好溝通,說服自己的父母,告訴他們自己的所愿所想,以及向他們證明自己正在過得很好;比如說果斷回擊那些極品親戚七大姑八大姨的盤問;比如說多跟那些已經結婚的同學朋友社交,擴大認識對象的可能性,順便提前學習婚姻相處之道。
大部分的剩女,這個世界的災難來臨之前,就把自己所有的可能性堵死了,自己把自己給嚇死了。
其實回想我們這一生,很事情我們都是將就過來的,比如說出身的家鄉以及家庭,上學的學校,甚至是你的同桌都是老師分配座位的,比如我們的高考志愿,無論是專業還是學校,因為年輕,所以很多時候需要家長的輔助指引,遇上理性的家長,會有一條不錯的規劃路,遇上那種順其自然或者怎么都是「隨便就好,差不多得了」的父母,那很多時候,你的人生可能就在那一刻就改變了。
很多時候回過頭來看看自己做過的那些或大或小的決定,用米蘭·昆德拉哲學來解釋就是,永遠不要認為我們可以逃避,我們的每一步都決定著最后的結局,我們的腳步正在走向我們自己選定的終點。
在我還不算有歷練跟資歷的這個年紀里,我沒有資格去教導很多的別人,但是我希望自己半夜里睡不著發神經思考的這些種種,能觸動到這個角落里默默等著我碼字的人兒,然后讓我在這本來就不多的關注人類中,尋找出最最契合的同類中人。
我更不愿意拿范冰冰、林心如外加林志玲姐姐這些人來做案例,我從來都覺得自己是個平凡的人,注定此生是這個宇宙星球中的無名小卒一名,但是這不妨礙,我努力多一點,理性強一點,外加果斷一些,然后在默默中,讓自己成為有點兒厲害的普通人。
歲月長,衣衫薄,每個人都在尋找自己的煉金術,我覺得,對一個姑娘而言,最大的煉金術,就是獨立,而這個獨立,并不代表你不用去依賴任何人過日子,這個獨立指的是,在你人生中每一個協同的人際關系里,你都能剛剛好把握那個度。
用大白話來說,就是女孩的獨立,是成年后不依賴父母,要承擔照顧父母的責任;結婚后,不依賴老公,要和老公一同攜手向前;年老后,不依賴孩子,去過屬于自己精彩的晚年。
這說得夠直接了吧。
這一篇碼字,特意寫給我的Landy小姐,以及很多跟Landy一樣的姑娘們,我想讓你們明白,盡管每個女生的經歷和追求各不相同,但是我們都隱含著仿佛相似的期許和價值觀。
要知道這條路上,很多人都在與你同行。
所以,你怕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