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到寺廟,真的就是走馬觀花,就算拜佛,也無章法,也不知道其中的門道。現在有導游了,而且又是五臺山這么出名的佛教圣地,沒人解說,我感覺就沒有啥意義,可以說佛教本來就是一門非常難學的知識體系,里面的神的名稱和掌管事項,包括其中的故事,太多太雜了,聽幾遍都不一定能記得住,對于我們普通人,到了佛門圣地,應該做些什么呢,或者說怎么做才對呢?
首先我們得懷有一顆敬畏之心,再一個要懂得方法。到了鎮海寺,導游就讓我們先看牌匾,不是看名字是哪些高人提的,而是看寺名旁邊的小字,是某某人捐贈的,這些某某人的名字,稱為記名功德。你想想,你的名字一直印刻在寺名旁邊,這得是多大的功德啊,總有人能看到,祝福到,每天師傅們都會誦經,祈福,多么好的事情呀,所以有許多捐牌匾的,當然寺廟所有的東西都是大家捐的,不只是牌匾,包括磚瓦,地面,柱子,都會留有名字。這些如果導游不講,我還真沒有注意過。這些名字常年在佛法的普照下,滋養后代,是件很有福報的事情。寺廟有三個門,中間是空門,一般不開,也不走,開放主要在重大節日或重大國事,包括現在旅游旺季時開放,看破紅塵,步入空門,也就是指這里,是和尚師傅們走的。鎮海寺的左邊是佛門,與別處不太一樣,這里松樹長得旺盛,據說章嘉活佛在此修行,他與達賴、班禪、哲布尊丹巴并稱清代藏傳佛教四大活佛系統,分管西藏、漠北蒙古(哲布尊丹巴)、漠南蒙古(章嘉)等地區宗教事務。班禪活佛現在都傳到十一世了,曾來過五臺山參拜過文殊菩薩。右邊還有個門是龍門,是不開閉的,那個門是皇帝走的門。當年康熙皇帝,乾降皇帝來時都走了這個門。
來到寺廟,燒香要燒三柱香,磕頭要磕三個頭,許愿也要許三個愿。三這個數字在佛教很重要,所謂無事不登三寶殿。什么是三寶,佛、法、僧是佛家三寶。這個寺廟供養的就是佛、法、僧。所以是一拜佛,二拜法,三拜僧,佛就是佛祖釋迦穆尼,法就是佛教的經典教義,僧就是蕓蕓眾生出家師傅。菩薩不會花你的錢,你供奉的錢是給了僧了,就是給了師傅了。寺對面下面有三顆松樹,長得非常好,好多燒香的,不過現在都是文明理佛了,不以燒香為主了,也是怕引起山林火災。不燒香怎么拜佛,也可以點燈的,在佛家點燈是第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