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點與問題解答:1、阻礙心理健康指導的因素有哪些?
(1)學習和處理對話的現(xiàn)象。有三方面的原因:與求助者有關,與指導師的能力有關,與求助者的求助的原因有關。(2)識別和處理沉默的現(xiàn)象。。(3)識別和處理依賴的現(xiàn)象。a.指導師務必向求助者講清楚心理指導的性質(zhì),發(fā)生效果的機制,使求助者知道自己積極努力的作用,以及對指導效果的期待。b.指導師及時發(fā)現(xiàn)及時處理依賴,鼓勵求助者積極探索解決問題。c.指導師必須堅持正確的理念,以促進求助者的心理成長為指導的總目標,讓求助者視自己的成長為主要責任。(4)要是別和處理移情現(xiàn)象。(5)要識別和處理阻抗現(xiàn)象。
2、與求助者其中有關的多話類型是什么?
有七個類型:宣泄型,傾吐型,癔癥型,表現(xiàn)型,表白型,掩飾型,外向型。
3、由求助者引起的沉默類型有哪幾個?
有六個類型:懷疑型,茫然型,情緒型,思考型,內(nèi)向型,反抗型。
1.什么是移情?
移情是指求助者把對父母或?qū)^去生活中某個重要人物情感、態(tài)度和屬性轉(zhuǎn)移到了指導師的身上,并相應的對指導師做出反應的一個過程,這個就是移情。
2.什么是阻抗?
阻抗是指求助者在心理健康指導過程中,以公開或隱蔽的方式否定指導師的分析,拖延對抗指導師的要求,從而影響指導的進程,甚至使指導難以順利進行的一種現(xiàn)象。
3.產(chǎn)生阻抗的原因是什么?
答:(1)因為成長必然帶來的某種痛苦;
(2)因為行為失調(diào)是機能性的;
(3)求助者可能帶來某種反抗心理指導的動機。
? (4)結(jié)束或消除就行為帶來的不適。
? (5)求助者的求助不是來自自己的意愿。
4.阻抗常見的表現(xiàn)形式有哪些?
有四個方面:(1)講話程度上的。沉默寡言,少言寡語,醉言(滔滔不絕)(2)談話內(nèi)容上的。理論交談,情緒發(fā)泄,談論小事,假提問。(3)講話方式上的。心理外歸因,健忘,順從,控制話題,最終暴露。(4)指導關系上的。不認真履行指導工作安排:如遲到,不完作業(yè)等;誘惑指導師通過求助者的言行、裝扮來影響指導過程,并加強自己在指導中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請客送禮也可以表示求助者的某種自我防御和自我控制的心理。
5.怎樣處理阻抗的現(xiàn)象?
(1)通過建立良好的指導關系,解除求助者的戒備心理。(2)正確地進行心理評估分析。(3)以誠懇的態(tài)度,從幫助求助者出發(fā)。(4)使用指導技巧突破阻抗。關鍵是調(diào)動求助者的積極性,讓他與指導師共同去探究阻抗的原因,從而有效的解決。
6、 階段小結(jié)的工作程序是怎樣的?
答:指導師的小結(jié);求助者的小結(jié);雙方共同的小結(jié);布置家庭作業(yè);正視、處理指導中的反復過程;處理指導中的失誤。
7、指導中的失誤有哪些?
答:(1)求助者存在的問題順利解決實現(xiàn)了指導目標,適應能力有明顯提高,表吶指導效果顯著;
(2)求助者存在的問題大布分解決了,大布分目標實現(xiàn)了,表明指導的效果較好;
(3)求助者存在的問題解決了小布分,主要問題依然存在,目標大布分沒有實現(xiàn),表明指導僅有一定的效果;
(4)求助者存在的問題基本上沒解決,然后指導目標基本沒實現(xiàn),表明指導效果不明顯。
8、 指導效果的評估工作程序有哪些?
(1)時間的接點。(2)根據(jù)指導目標,找出有指導效果的評估內(nèi)容。(3)指導效果的維度和指數(shù)。a.自我評估。b.求助者的社會功能的恢復情況。c.求助者與周圍人的關系,和別人對他的評價。d.求助者在指導前后的心理測量結(jié)果的比較。e.根據(jù)指導師對求助者的觀察與評定。f.求助者某些癥狀的改善情況(指困擾求助者的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