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斷斷
卡夫卡說:
我們應該只讀那些會咬人和蜇人的書。
啊喂,這是紅果果的歧視啊。沒辦法,因為只有好故事才會折磨讀者。
作為沒方法還不報班的寫字的人的其中一員,我有一個很大的困惑。
怎樣才能寫出好故事?
這應該也是每一個寫作者都存在的困惑吧。幸虧,《這樣寫出好故事》這本書來了,他幾乎是一本手把手教你如何一步步從情節角色開始到寫封底文案的各步驟方法論。
01、你需要不摻雜調料的真情實感
“每個人都有天分,都很獨特,也都有重要的話要說……只要說實話,只要每句話都發自肺腑,人人都很獨特。但說的話一定要發自真正的自我,不是他認為應該偽裝成的自我。”
這段話是布蘭達?尤蘭在他所的《如果你想寫作》(If You Want to Write)這本書里所說的,歸為一句話就是你需要有些規劃情節和結構用的工具,但是最重要的是你自己的獨特的感情和聲音,用這些來感動讀者的心。
在書中多次出現這樣一個例子,我們一起感受一下:
安妮在我懷里猛然一扭,指向人群。
“爸爸!我看到媽媽了,快點!”
我沒有看,也沒有問她在哪里,因為安妮的媽媽七個月前就過世了。我靜靜站在隊伍中,看起來跟一般人一樣,只不過滾燙的淚水開始刺痛我的眼睛。
這是格雷格·艾爾斯《寂靜游戲》的開頭,一個動作、一段話、一段內心描寫,魔力巨大。我們讀者不難被文中“我”的表現而揪心,我們很容易地就想著要翻到下一頁讀讀看到底曾經發生過什么令人傷心的事情。
筆者和這本書的緣分也是很深的,我是先在電子書上試讀了一段《這樣寫出好故事》,然后敬為指南,果斷買了電子版。正待細細看來。小薦薦又送書啦,正好還是有這本。
哦吼吼吼。果斷申請,幸運拿到手。
02、從好情節開始
當我們對于寫作有了巨大的熱情之后,作者教我們要保證自己的小說有好的情節,因為讀者只會為好故事買單。
這里就有作者提出的,好情節的原則:LOCK原則。
L:lead,即主角
O:objective,即目標
C:confrontation,即沖突
K:knockout,即沖擊結尾
根據這個原則我們可以草擬出一個大致的大綱,一個頗有個性或者有趣的主角(寫出方鴻漸那種既無趣又沒有個性的主角需要更強健的筆力),想要達到一個目標,如你所想,這個目標不是那么容易達到的,在實現的過程中必然會有重重困難和沖突,最后,主角會有三種結局:達成了目標,沒有達成目標,含糊的結局。
這個范式幾乎可以套上我最近所讀的所有的小說。
這個lock原則對于每一個想要寫作的人,都有很大的啟發和裨益。
這也是這本書精髓的內容,意思就是就算讀了其他章節沒有更多的收獲,這個原則也會一直可以為你的寫作保駕護航。
03、怎么能少了好結構?
好結構的秘密:三幕+兩扇門
你選好了自己的選題,確定了大致的情節,然而我們需要,一本小說必然要有其結構,怎樣寫好結構的秘密在于把握故事發展的節奏,我們不能一股腦把所有的信息都一下子傾倒出來。
根據筆者所讀的寫作工具書(雖然我沒有讀過多少),給出寫出好結構的最棒秘訣就是這本書提出的:三幕+兩扇門。
三幕,就是開頭、中間和結尾。
兩扇門就是,開頭和中間之間有一扇門,中間和結尾之間有一扇門。
用作者的話來解釋就是(當然我加了一點自己的理解):這兩扇門解釋了為什么主角要參與到事件當中去,為什么要一直跟進?這兩扇門的推進會讓主角進入到一個艱苦的挑戰中。
作者舉的例子都是英文小說,我來個對于咱們來說更接地氣的例子。
《斗破蒼穹》中主角必須跨過的第一道門就是納蘭嫣然的退婚,他讓心高氣傲的蕭炎必須拜托自己的懶惰,必須去赴自己的三年之約,那句“莫欺少年窮”曾激勵過多少人啊;第二道門咱們跳過許多情節來看,那扇門內容很多,有為了去救被抓走的父親,有為了振興自己的家族,有為了和背景深厚的薰兒能夠比肩,蕭炎必須強大。
土豆的新書《元尊》幾乎也是這個套路。
舉這個例子是為了說明當作者讓主角去做一件事兒的事情,最好給ta最大的推力,并且自己不斷地設想,如果主角不去行動說得通嗎?
如果你給出的答案是猶豫,那就去當后媽、虐主角,或者找一個更加合情合理的設定吧。
04、每個角色都有更深的層次可以挖
希區柯克說,小說的好看程度和反派的能力成正比。
每一個情節都有自己的起始點,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每個童年的回憶不都是好的,那些曾經的陰影會造就一個更立體更真實的角色。
那些內在層次的東西需要作者顯得毫不費力地帶出來,而且要對事件有著重大的影響。
就像《殺不死》里的大反派有潔癖,當警察到他家里抓他的時候,他第一件事不是逃跑反抗,而是拿出鞋套說,你們能不能套上鞋套?
這本書除了上述內容外還有更豐富的內容,哈哈哈,不行了,我要是一直寫會沒完沒了的,此次書評到此結束,此后會有修改。
附一張自己的思維導圖
我是斷斷
寫小說
祝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