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慶的短短幾天時間里,全國20余個城市樓市政策紛紛開始收緊。南京、廈門、深圳、北京、成都、鄭州、濟南等城市先后發布房市調控政策,多個地方重新啟動限購與限貸。2016年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在“去庫存”和“限購”之間急劇轉變,各地的房產價格也一路飆升,有些地方直接漲上天,甚至已經出現泡沫的情況。
那為什么中國房價,就能像一匹脫韁的野馬一樣,肆意狂飆呢?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其實,導致中國房價高的原因有很多,這其中有一些已經形成普遍的共識,有一些卻爭議比較大。其中有一個普遍的共識就是,很多人買房是用來“投資”的,并不是用來“居住”的,認為是投資性的房產提高了房價的上漲。從溫州的炒房團到山西的煤老板,再到外資的熱錢,各種有閑錢的群體炒高房價的故事傳遍了坊間。
說到這里,我們要想的一個問題是:為什么那么多人愿意買房來“投資”呢?尤其是不少地方的房價已經飆上天了的情況下。這個問題,不同的人可能答案很多,比如有的人說是官商勾結,有的人說是分配不均,也有的的人說是“人傻錢多”...
可是答案真的如此嗎?我們先來看看下面的小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叫何小白,他活在一個小山村里面,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不過360行,行行出狀元,何小白種的糧食年年都比村里別的人多,每每到了秋收的季節,他們家的糧倉總是堆得滿滿的。在他們那個“糧食為王”的世界里,何小白無疑就是村里的“富人”。可別看何小白富了就一切無憂了,其實他的煩心事可是不少,那他究竟在煩什么呢?
最讓何小白煩的是:除了家里的基本口糧之外,剩下那么多的糧食應該怎么辦?聽每個月進村賣酒的小販說,山外面的酒坊需要大量的糧食釀酒,如果能把糧食拉出去賣,倒是能掙個不錯的價錢。可是山里面的交通他是知道的,幾十里的山路基本要靠兩條腿,這么多的糧食根本拉不出去,村里面的人也不會釀酒,不然的話這些糧食也能用得上。怎么辦呢?何小白能做的就是把糧食堆在自家的糧倉里,可是往往一個冬天過去,春天來了下幾場雨,糧倉里面的糧食基本都要發霉壞掉,沒壞掉的,味道也不行了,放了一年以上的基本上也要扔掉。對于何小白來說,糧食搞得再多,沒有好的用處,最后的命運也只能爛在糧倉里。
后來,有“高人”給何小白出了一個主意。村里面有的人地多糧少,有的人也會因為各種事缺糧,你不如拿糧食去和這些人換地。糧食放久了會爛掉,但是地永遠不會爛的,你以后就不用為糧食的事情發愁了。何小白想了想,覺得這是一個非常不錯的主意,于是他就這么干了。剛開始的時候,何小白用所有的余糧只換了很小的一塊土地,雖然這么小面積的土地,幾十年產的糧食才能抵上剛開始買地的糧食,但是何小白還是很開心,因為就像“高人”所說,存糧會壞,但是土地永遠不會壞,即使是幾十年才能回本,但是總比糧食爛在糧倉里強。
可是,事情的發展就是那么讓人出乎意料。慢慢的何小白的土地多了,結果每年的余糧就更多了,而村里的地有限,很多人已經不愿意賣地了,所以何小白只能不斷的提高價格才能買回一點點地,事情發展到最后,何小白需要付出70年甚至100年的收成才能換回一塊地,已經是貴得離譜了。
村里面的人在想,何小白是不是瘋了,可是何小白仔細想想,還是買地比較劃算,如果手上持有糧食什么都沒有了,換成了地,地永遠在那里,以后至少可以傳給后代。何小白的做法,也不小心造成了另外一個后果,村里面真正缺地的人就真的買不起地了,那些人都在罵何小白,覺得是何小白“炒高”了地價。
其實,相信看完上面小故事的小伙伴不難理解,為什么房價那么高的情況下,還有那么多人愿意買房來“投資”。因為,房地產也許是中國人保存財富最不差的手段之一了。在中國,有點積蓄的人,都會面臨這樣的一個問題:到底要把錢放在哪里呢?
對于大多數沒有多少投資知識的國人來說,目前大一點的選擇無非以下幾種:1.把錢放銀行。雖然安全但幾乎沒有任何回報,甚至在遇到通貨膨脹的時候還越變越少;2.把錢投到比房產風險也小不到哪里去的股市里面;3.買房。房子如果在合理的價位入手,就不怕通貨膨脹,就算看不到升值,保值也絕沒問題。(現階段房產已經高位,絕大多數的房產,不建議入手了)
我們回過頭來看,如果和前面的何小白故事進行類比的話。把錢存在銀行就是存糧,把錢存銀行,雖然不會出現像存糧發霉壞掉一樣的極端結果,但現在把錢存銀行回報率已經是負的了,就像存糧一樣,越來越少。
而買房就相當于買地一樣,雖然付出的是80-100年才能回報回來的代價,但買到的是一塊真實的資產,握在手里覺得放心。所以在把錢存銀行和買房之間,很多人都選擇了買房。即使這些人買房的目的未必是炒房,就和何小白之前買地的最初用意不是炒高地價一樣,但其實這種行為無疑是提高了房價的上漲。
其實,中國投資渠道的匱乏讓很多國人都成了那位山里的“何小白”。在中國,很多人很有錢,也有很多人沒有錢,投資渠道的匱乏,讓那部分有閑錢但不懂得做投資的人,只能在不好的投資(買房)和更不好的投資(存銀行)之間做選擇,結果顯而易見,很多人選擇了買房。
從整個國家的層面考慮,這樣做不僅導致了房價的高漲、住房的空置和很多普通人購房發生困難,對于資源的錯誤配置,更令人覺得惋惜。如果有好的投資渠道和金融體系,這些錢本可以投到能夠創造價值的地方。
當我們經濟中最好的投資方式竟然是買房的時候,這恰恰說明了我們的金融體系可能存在缺陷。就像何小白的村子里,買賣土地并不能創造任何價值,只是財富在村子里倒來倒去罷了。
其實我們國家,作為一個資本稀缺的國家,錢投到很多領域都能產生客觀的回報,很多中小企業愿意用百分之十幾甚至幾十的年利率向民間借貸就是一個明證。一個良好運轉的金融體系,必定是錢能流轉到最有需要的地方,這個過程投資者肯定也能帶來不錯的回報,可是目前并沒有。
其實,解決房價高漲的問題,最核心的一個辦法就是改善中國金融體系的有效配置資源問題,也就是要為投資者找到更多有吸引力的投資品替代房地產。(這兩年國家在股市上的努力,不難看到)。
中國有無數有著幸福煩惱的何小白村里面的高地價,最根本的方法就是修通出山的通路,讓何小白有更多的方式去處理他的糧食。房價也是一樣,只有找到其他更好的投資渠道,才能釋放投資房產推高房價的壓力。對于何小白們來說,掌握更多處理糧食的方法,才能不讓自己辛辛苦苦種的糧食壞掉;同理掌握更多的投資技能,打理好自己辛辛苦苦掙的血汗錢,才不至于讓自己的資產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