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都市?每每提及此詞,腦海中總會浮現出高樓大廈、車水馬龍。是的,這便是都市,但不是全部,而是它的一種外在表象。
都市是擁擠的,都市是喧鬧的,人行于樓宇之間,穿梭于高架橋之下,灰塵漫天,汽笛刺耳……
都市是一個龐大的綜合體,常常包括許多具備不同功能的區域,名之曰:工業區、商業區、住宅區……
公路、鐵路把都市分割得四分五裂,而這支離破碎的分割,如同重組的拼圖,說不上簡單,但也談不上復雜。
都市的一天是忙碌的,川流不息的車流是這都市的血液,這血液的運轉讓拼圖畫龍點睛。
都市的一天和整個宇宙中每一件事物一樣,都會發生無數的事情,每天都在上演,從未間斷,作為都市人的我們,身處其中,不過只是其中的一個因子罷了,那些看似有意或無意發生的事情,左右著都市的未來,而如同螻蟻般的我們,永遠無法預知這些事,我們只是過著自己的生活,在競爭激烈的都市中茍延殘喘,有時你會產生令人可笑的不自量力的驕傲,有時你又會自慚形穢過度貶低而變得自卑,即便如此,地球依舊自西向東,而我們,在這都市中,被大流推著走,大浪淘沙,一切又重新洗牌,而地球,依舊自西向東。
都市不是大自然的杰作,而是人類的杰作,對于自然來說,都市的出現是不自然的,是有意而為之的,人類為了發展,提高生產力,都市應運而生,這是自然的選擇嗎?答案是否,這是人類社會的必需品,而對于這個地球,它的存在,或許更像人類臉上的粉刺。
都市的存在意義是什么?從表象上去分析,我們必然會認為其對人類社會的極大促進性,然而人類社會的極大促進,非要以犧牲自然而換來嗎?
都市的過去是溫和,現在是焦躁。人類追求經濟總量最大化的盲目性和局限性讓都市不斷擴張,然而這擴張所帶來的,既有都市各方面的全面膨脹,又導致了都市厚重感的喪失。
我們常常被灌輸這樣一個觀念,“以發展的眼光看問題”,是的,發展是硬道理,然而發展不應單單是橫向的擴張,而更應該有縱向的全面的深入,我們要真正反思,人與自然,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關系?
都市不應當成為地球臉上的粉刺,而應該成為其健康的表皮細胞,都市應當讓整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與自然真正的融入,而不是獨樹一幟,如同一張白紙上那刺眼的黑點。
都市包容著悲歡與離合、罪愆與墮落、夢想與迷茫……
都市有永無止境的建筑工地,鋼筋水泥,我們常常用霓虹與油漆去粉飾都市的一切,然而褪去這一切,底色仍是那一抹灰。
走在都市的街道,看著周圍的一切,我們常說,來到都市,是為了感受現代化的氣息。然而,何謂現代?千年之后,我們早已作古,或許,那又是一個輪回。
都市中的人在都市中碾壓,打磨,漸漸變得世故、圓滑,紅男綠女,燈紅酒綠,在這都市,上演一幕幕都市職場、愛情。
都市在一天天中發生著細微的變化,我們生活在其中,度過每一天。地鐵站臺,列車到站,人涌出來,腦中一片混亂,然而我們只能硬著頭皮,踏上列車,去到下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