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靠譜的人,或者說一個真正成熟的人永遠不會高估任何事物的價值,同時也不會低估事物的潛在影響力,TA會順應時代發展趨勢及個人心智歷程的成長,在選擇偏好尺度上客觀、自然、中庸的看待事物。就像過年。
很多人都說,過年越來越沒意思,越來越冷清,越來越沒有童年時期的味道。當然,也包括我自己。不過那是前幾年的事了。如今,我認為,過年還是很有意思的。
為什么?
因為我突然就原形畢露了,也可以說成是回歸本性了??赡芎笳哒紦囊蛩馗笮?。有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好笑的,還有紅包搶,搶了還可以秀,秀了還有各種聲音摻和。高興了就尚個贊,不高興就當個噴子,愛罵誰就罵誰,反正沒人管得著,為什么會沒有意思呢!這比童年有趣多了。
我相信,每個人的心底深處認為過年還是有意思的。不單是有意思,還值得慶賀,也必須慶賀,值得珍藏,值得懷念,只是有些人忘記了,有些人不愿承認,還有些人就純屬倆字兒:裝逼。
我曾經也經歷過一段時間的裝逼,喜歡用看似各種高大尚的玩意兒去塑造自己。比如和高級的人交流,和專業的人學習,吃的喝的用的一定得是星巴克、香奈兒、Prada。
可到頭來才發現,這個世界本就沒有高級的人,專業的人,高大尚的事。那些要么是我們內心深處的幻想,要么就是被物質世界所強行貼上的標簽或行為法則。按照行為法則去走的路,就像學生時代的校紀班規,那滋味,那過程,確實不太好受,也會抹去很多天賦。其實每個領域、每個層級、每個類型的人都有屬于自己的特性,活出精彩來了,干出效果來了,它就是高級專業的,相反,就是低級。但每個人所代表的就是自己。
任何一個事情或現象都有一個發酵演變的過程。就像水。當一鍋冷水倒入鍋里,它會經過高溫灼燒,翻滾熱燙,再慢慢冷卻下來,最后它依然是水,就算喝進肚子里,做成飲料或是其他,它也仍然是水。雖然這個過程我們嘗到了甜頭,嘗到了味道,但當你漸漸弄清楚了那些飲料多是化學發酵物,甚至有些對身體有害的東西之后,你就會清楚,原來清澈的白開水才是真的營養品。所以什么家鄉人少了,人情變淡薄了,物質生活條件變好了......我覺得這些都不是理由。如果實在要找一個理由,我想唯一的原因就是:我們都成長了。北上廣深、美英日法、南北極地……這些在你生命中后期發展起來并變成習慣的東西漸漸地擴展了視野、熏陶了靈魂。無論這些視野是否高級低級,也不管靈魂是否真善美,總的來說,進化了,激化了,演變了,反過來,誰還有心思去想童年那些笑掉大牙的事。
當然我想你也不是刻意把童年遺忘。離開家鄉,當發展變成夢想,當夢想變成人生,當人生變成習慣,不是我們把曾經的鞭炮竹響、冰糖葫蘆拋棄,而是在經歷了一番社會閱歷之后刻意的選擇了把那份珍貴的孩童深埋在各自心中,能不翻就不翻,所以只好找個借口來敷衍“春節也就那樣”。
但其實這句話折射出的更多的一種不自信,或是一種發自心底深處的埋怨。我想如果真正有自由,有信念,有主見,有趣的人,會覺得有意思的事情太多太多,哪怕不是春節,哪怕放個屁、吹個牛、抽根煙、喝杯酒……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