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五千年,文化燦爛,楚辭,唐詩,人著迷,忍不住探索。
今天,我獨獨在這里說“宋詞”,世人皆知宋詞,它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一顆鉆石,閃爍著光芒,它兼具文學和音樂兩方面的特點。
說起,宋詞的代表人物,有婉約派的柳永,李清照,秦觀,豪放派的蘇軾,辛棄疾等等。
柳永
柳永,其詞著重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姬生活,由長于敘述羈旅行役之情。他的詞通俗易懂,音律諧婉,通常有“世人飲水處,皆能歌柳詞”。
雨霖鈴 柳永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江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大概是在高中時,學到這首詞的,讀過一遍之后就很喜歡,喜歡這首詞的韻律美,以及勾畫出的畫面美,還有隱隱約約表現出的那種離別的凄苦之情。都令人喜歡,情不自禁地朗讀了許多遍,直至背了下來。
詞以“傷離別”為主線,目錄清晰。開首三句道出時間、地點、景物。以凄清景色揭開了離別的序曲:清秋節令的“寒蟬”,襯托著“凄切”悲涼秋景。人將別、日已晚、雨乍停、蟬聲切。再這時這地一對戀人進行訣別,淚眼婆娑地看著對方,依依惜別,不忍離去,直到蘭舟快要行駛時,再這個清冷的冬天進行訣別。
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唯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颙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欄桿處,正恁凝愁!
仍然是清冷的秋天,站在江邊,看著江水晝夜不停的向東流去,冷冽的風不停的刮著,夕陽的余暉照著,花木凋零,景物凋殘。
登高望遠,故鄉尚在遠處,可思鄉之情抑制不住,不停的嘆息,這些年為什么要一直停留在異鄉,想起佳人,也許現在正在閣樓上抬頭凝望,多少次把遠方的船只當成我的歸來,又怎么知道我也是這么愁思深重。
這時的柳永,初入仕途,竟因譜寫俗曲歌詞,遭致當權者的不快,而不得伸其志,只能浪跡天涯,用詞來抒發自己的懷才不遇的郁悶。
李清照
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之際,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我到處尋找,尋到的只有冷清,凄慘,乍暖還寒的時候,十分難受兩三杯淡酒怎么能消去心中的愁苦,大雁飛過的時候,我正在傷心,抬頭看去,卻發現這正是我在故鄉認識的那一只。滿地的黃花堆積,十分憔悴,又有誰忍心去摘。我守著窗子,獨自一個人,又怎么能熬過慢慢長夜。細雨敲打著梧桐,此時正是黃昏,一滴一滴的落著
李清照是我最喜歡的女詞人,小時候過的很幸福,出嫁后,也有一個志同道合的丈夫,相敬如賓,生活美滿,可是自從金兵入據中原后,流落南方,而在這時,趙明誠病死,金石書畫散失,自己流落在逃亡的隊伍中,飽受離別之苦。
以前一直停留在,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這樣天真爛漫的時期,每天都開開心心的,忽然讀到這首詩,忽然就很心疼她,落差是這么的大,她怎么經受得了。
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荷花已經零落,香氣已經消散,冷滑如玉的涼席,透出深深的秋意來,輕輕脫換下薄紗羅裙,獨自泛著一葉蘭舟。天上云卷云舒,有誰會將錦書寄來,雁群排成一個人字,一行行南歸時候,月光皎潔,灑滿西樓。花,自在地飄零,水,自在地漂流,一種離別的相思,你與我,牽動兩處的閑愁,這無法排除的是相思,離愁,剛從微蹙的眉間消失,又隱隱纏上心頭。
喜歡這首詞,只是喜歡這種韻律美,讀起來朗朗上口,又有一種愁思,語言優美,記得當初我們班還排練了這首詞,一個人唱歌,幾個人伴舞,超級好看,屬于視聽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