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初踏入職場的人都有極強的挫敗感,因為沒人把你當回事兒。
提出的方案沒人聽,沒有話語權,重要會議也從未參加過,各種吃力不討好的瑣事總會落在你頭上。這的確挺讓人懊喪的,因為每個人都把你當作一個無所謂的小透明。
被忽視,是一種冷暴力,對這一代人來說,尤其是,因為他們被關注慣了。
他們總是把原因歸結為外部,辦公室的心機婊故意孤立,老人抱團,公司文化太糟。然而,最大的原因卻被他自己忽視了:是他太把自己當回事兒。
泛90后,或者說千禧一代,是中國歷史乃至世界歷史中,很獨特的一代人——廣泛獨生子女的一代人。不可避免地出現自我中心主義,想要世界圍著自己轉。然而職場是看能力的地方,而非你的長相、背景、年齡或者其他什么因素的。
辦公室有一個小姑娘,入職一年,工資從未漲過,靠著家里人的資助,勉強維持著生計。她總是抱怨,工資太低不能維持基本的生活。
可每當有新的工作安排給她的時候,她總是消極對待。她認為現在的工資水平不足以讓她干那么多的事情,所以總是看不到她的能力增長,自然不會有什么漲工資之說。
要命的是,她覺得自己工作量太大,卻從來都不向上反映。她以為老板會看到她的不開心,會自己來找她。
而我們看在眼里,只想跟她說:內心戲不要太足,公司那么多人,老板沒有那么多精力去看你開不開心。
雞湯上面都在說:路是自己的,何必用別人的標準來衡量自己的路。可關鍵你并不知道自己的路是什么樣子,通往何方,怎么走。
你不得不承認,現在的你還沒有成熟的價值觀,對問題的認識也并不夠深刻和獨到,對團隊的貢獻也并不像你想象中那么大,你對自己都不那么自信,憑什么要求別人對你放心。
初入職場,還是不要太把自己當回事兒,多聽,多看,多學,多做。如果你一直把自己的工作跟你的工資畫等號,給多少錢干多少事,那么恭喜你,你會一直拿著這么多錢,一直沒有技能提升,一直是初入職場的狀態。你或許會抱怨、不滿,但是不會有人聽見,甚至聽見了也會不以為然。
當你不知道什么是對什么是錯,當你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壞,當你不知道更深層的邏輯,當你不知道自己處于什么位置,索性放下自己,跟著前輩走,不要太鄙夷他們的思想老套、行為守舊,或許他們的格局你現在根本看不到。
職場不是家里,同事不是家人,工作也不是過家家。
把自己放低,沒有誰會一直關注著你,謙虛主動,先找到自己定位,再去努力做得更好,才能讓別人看到你,把你當回事兒。
希望你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