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馬開發了很多產品,我是他的試驗對象之一。從風味迥異的精品豆到五花八門的拼配豆,甚至,連色彩詭譎的氣泡水也喝了不少,總之,我最近的腸胃真的很差。
能在馬馬創業的道路上,成為他大眾風味品鑒的參考人,我是心甘情愿的,并樂在其中。
不要忘了,我還是他不靠譜的創意伙伴。
最近,他烘了不少豆子,實踐融匯歐美日的“中式烘培之道”。
都賣了,他說,都賣完了。
可惜了,我說。
還有一些私藏,馬馬說,送給懂咖啡的人吧?
于是周末,我們花了很長時間,選出五款精品豆,整理包裝,做成掛耳。
這是我第一次,磨豆子,填粉,打包,封口,貼商標。
我們只做出了十五袋成品,分裝成了三盒。
三盒,有點尷尬,但我們真的,居然,花了一個周末,只做出三盒掛耳咖啡。
好的,我們把這個稱為,匠心。
好在這不是主營業務,不然工作室在你看到這個產品前就破產了。
我們送給了三個很喜歡咖啡的人。至于這三個人怎么來的,是個迷。
我們連這個產品的名字都沒有想好,就叫它“鑰匙漩渦咖啡工作室臨時做出來的三盒掛耳”。
關于它的介紹:
此款你買不到的產品,內含五款風味獨特的精品掛耳包。
1. 耶加雪菲-科契爾。來自咖啡的原鄉,非洲埃塞爾比亞耶加雪菲鎮。柑橘混合著檸檬和花香氣息,如少女微笑般的清新明亮。科契爾是耶加雪菲最具象征性的莊園之一。
2. 印度尼西亞-瓦哈娜龍果。亞洲產區獨具一格的咖啡豆,蘇門答臘的獨特氣候造就了其酸苦平衡的特色,若亞洲人的溫平,又有南亞地區的花果香氣。瓦哈娜是一個質量上乘的莊園。這個豆子跟“龍”沒有什么關系。
3. 哥斯達黎加-手摘者。濃郁芬芳厚味匯入其中,與眾不同的哥斯達黎加,摒棄了中美洲強烈的酸,將柑橘明亮跳脫的酸注入到了紅酒和太妃糖的底蘊里,嗯,你硬要扯,還能喝出瑪雅文明的歷史厚度。手摘者,就是手工采摘咯,比機器采摘高級的地方是:只采摘完整成熟的紅果。你大概百度不到這款豆子,因為很稀有嘛!
4. 西達摩-花魁。恰如其名,埃塞俄比亞咖啡豆的瑰寶。豐富的層次感,你可能會喝出草莓、菠蘿、紅酒、奶油、杏桃的芳香。誰知道呢,它就是如此的豐富,真是很難描述啊!
5. 西達摩-沃卡。一款還是百度不到的豆子。稀有,高級,很難喝到,很難。
這三盒掛耳還有創始人馬馬的簽名,字是真的丑,等我們有錢了請設計師好好弄一下,畢竟他以后要當咖界KOL。
后記:
我:馬馬,我們來講個關于咖啡的故事好不好?
馬馬:我只會烘豆子、做咖啡。
我:有朝一日要當咖界KOL的人,對自己要求高一點可以?
馬馬:那要你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