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姐

? 二姐在家排行老三,在姊妹中排行第二,熟悉的人都說,我和二姐長的特別像。說來也怪,我們生活在一南一北兩個相隔很遠的城市里,一年半載的才能見上一面,但對一件事情的看法,觀點常常是不約而同,二姐常開玩笑說我和小妹本應是雙胞胎,只是間隔了近十年。

二姐在她還不到三歲時,過繼給遠嫁天津的二姑家了。二姑無兒無女,視二姐為親生。小時候二姑帶她回老家,對“大舅、大舅媽”的過分疼愛,以及彼此間酷似的長相,就心存疑心。二姑一直沒有告訴她的身世,可能是有所顧慮吧。

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后,我至今還清晰的記得,很多傷員通過火車轉送到宿縣城里的各家醫院,我們站在街邊看著一輛輛人力板車上的傷員,場面非常震驚。天津塘沽和唐山相隔不遠,聽說塘沽受地震的影響也很大。居住在塘沽區的二姑一家和我們一時失去了聯系,當時的通訊很不方便,媽媽放心不下,跑到天津去尋女兒。媽媽直接到了二姐的單位,在倒塌的房子后面找到正在抗震救災一線忙碌的女兒,媽媽看到孩子安然無恙,一顆懸著的心才終于放下。就是這次的母女相見,二姐知道了自己的身世,揭開了縈繞在她心中多年的疑問。

后來二姐在一次出差的途中,悄悄地回老家見到了朝思暮想的父母和兄弟姐妹。那天二姐穿著當時最流行的“列寧服”上裝,扎著兩個小辮子,好像電影《英雄兒女》中的王芳,顯得特別精神,漂亮。血濃于水,姐妹們雖然從小沒有生長在一起,但一見如故,大家親的不得了,我們到照相館照了張全家福。媽媽反復叮囑二姐說:生身沒有養身重,一定要孝敬二姑,報答他們的養育之恩。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的表現徹底讓二姑和姑父放了心,我們兩家親如一家,相互來往得更加陽光和頻繁。

成家后的二姐一家和二姑他們生活在一起,盡心盡力地照顧已上了歲數的二老,為他們養老送終。隨著年齡的增加,思鄉心切的二姐,時刻掛念著家鄉的老母親,現在每天都要給媽媽打電話,和媽媽聊聊天。媽說我又沒有養育你,還給我這么親,這么孝順,總覺得對不住孩子。二姐總開玩笑說,您把我送給二姑,讓我提前享受獨生子女的待遇,我比家里的孩子都享福,多好呀。只要這邊的親人去她家,姐和姐夫都是全陪,吃喝玩樂一條龍的優質服務。1987年我們全家三口去北京、天津游玩,在二姐家過了大半個月才回來,讓我們有種賓至如歸的感覺。

我和二姐不光長相近似,性格相近,她兒子包括現在的小孫子都和我特別親。只見過兩面的小家伙這次回來,天天跟屁蟲似的,吃飯要我喂,睡覺要我哄,可愛極啦。今年是馬年,也是二姐的本命年。馬到成功,馬上有錢等很多吉祥的詞語都與馬相關。孩子們覺得二姐有福氣,都向她看齊,我們家族添了三個小馬新成員,二姐的馬隊日益壯大。二姐作為家里的領頭馬,任重而道遠。祝二姐一馬當先,弘揚龍馬精神,事業和生活蒸蒸日上!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