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的生日,有一個好朋友陪我過生日,也是我自12歲之后過的最快樂的一個生日.
為什么要過生日,我不知道.或許是為了提醒自己又大了一歲,或許是讓自己想想母親. 慢慢的思緒中,想起了兩件和生日相關的事情:
一件是小時候,其他小朋友過生日,互相之間最流行的是送一個厚厚的筆記本,然后幾個小朋友可是一起吃點好吃的,然后一塊玩的很嗨.我從來都沒有參加過,主要受家庭影響的成分比較大.因為平時與人交往的相對較少,我養成了比較內向的性格.
一件是我常常和我的小伙伴說起的一件事,我的生日和我小姨的生日,以及她女兒的生日是同一天的,還和我一個好朋友是同一天的,我覺得這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現在用概率算了一下,概率還是很高的.假設我的親人和好友一共50人,出現同一天過生日的概率是 1-366 /366 * 365 / 366 * 364 / 366 * 363 / 366 * 362 / 366 ...* 317 / 366 =1- 0.03 = 97% ,也就是即便是你很熟的人中間也會有很大的概率,生日相同,所以,這不是巧合,而是大概率事件.
如果讓我選擇在大學數學里面挑出最重要的兩門數學課,那一定是概率論和統計.因為有了概率和統計,你知道很多人和你一樣,也會遇到和你相同的事情.同時也會看清很多事情比如:你絕對不會去買彩票.感性上中一次彩票,你就可以少奮斗好幾年,但是那是一個概率極低的事情.而且博彩部門用你買彩票的錢養活了很多人和機構.算一下,你就絕對不會買彩票了.但是統計上還是有很多人買,借用一個同事的說法,"買彩票意味著希望,想象著中彩票的人就是自己,多興奮啊!" 只是這種達成希望的方式經不起理性的分析.
人群中非理性是不可戰勝的,我們只能順從它,但是在個體選擇的時候,你要知道哪些非理性是有害的,無意義的.你不能改變很多人,但是你要過好自己的一生.你可以用人群中的非理性因素去創業,因為非理性也是有價值的事情,你同時也需要用理性來給自己和自己的企業做選擇.
非理性的事件加上理性的分析,才能蹦出智慧的火花。
再說概率統計,現代很多前沿的技術都是基于它的,當年學習,信息論,感覺就像是概率統計在某個領域的應用一樣.后來做文本搜索,機器學習,效果最好的算法也是基于統計的.計量經濟學也是基于統計的,宏觀經濟學上的很多概念也是統計學的結論.
如果說微積分是自然科學的基石,那么概率論和統計就是社會和人文科學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