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D方法答疑
在昨天的課程后,發現大家對GTD方法有一些疑問,我們來看看如何解決。
大家主要關心的問題有這幾個方面:
(1)番茄鐘總被打斷
這個問題我也遇到過。這里主要分成三種情況:時間比較零碎不足以完成一個番茄鐘、被不重要的事情打斷、被要緊的事情打斷。
- 時間比較零碎不足以完成一個番茄鐘。
其實我們可以和自己約定一些補充規則來解決這樣的問題。
比如給自己規定:15分鐘就算半個番茄鐘(前提是專注!),25分鐘就算1個番茄鐘。
- 番茄鐘被不重要的事情打斷。
為了防止番茄鐘被不重要的事情打斷,我總結了一些做法:
當然,也可以自己補充其他可行的做法。
3.番茄鐘被重要的事情打斷。
如果番茄鐘被要緊的事情打斷,的確需要及時處理,那我們可以停止番茄鐘(如果滿15分鐘算成半個)。
另外提一句:各種方法混搭使用,效果更佳。
例如番茄工作法可以結合“高效行動”的321法則一起使用,用321法則讓自己進入執行番茄鐘的專注狀態。
(2)臨時又多出了新的事項
相信大家也特別討厭安排好了要做的事項,做到一半就被打斷,或者又出現了新問題、新任務。
這種情況,我們還是要用GTD流程處理。
當突發事件可以立馬完成時(2分鐘內),那就立即去做。
當新出現的事件不能立即完成,但也不是當下必須要做的,那我們可以寫在小便利貼上。
如果是今天要做,那就貼在今日待辦,如果不是,那就貼在收集箱。
但還有一種特殊情況:新出現的事件不能立即完成,但當下就需要去做。
這種情況可以先執行,完成后,直接用筆寫在“今日完成”的記錄里。
如圖,早上8點,陳總突然叫小a去辦公室幫他看發言稿,小a可以在做完這件事情后,直接用筆寫在今日記錄(不用再寫出待辦事項的便利貼)。
(3)事情太多/太復雜,如何把待辦事項安排清晰
我們舉個例子:
例:“今日待辦”只能規劃一天的事項,但如果遇到事項很多,想多規劃幾天的事項該怎么做呢?
這個其實很簡單,可以多打印幾張“今日待辦”,用鉛筆標注日期,然后把未來幾天的事項規劃進去。
或者用另一種辦法,那就是在便利貼上把事項的行動日期寫上。
像這樣,每天制定“今日待辦”的時候,就直接找到行動日期是今日的事情,轉移到“今日待辦”。
這樣即使計劃行動的日期離得很遠,到了那天,我們也不會忘記把它放到“今日待辦”。
(4)A4紙太大不方便攜帶
這個問題很好解決,把A4活頁本拆分出一個小本子,小本子用來攜帶,大本子用來記錄。
小本子:包含“今日待辦、收集箱、已完成事項”,在白天把完成的事情放到“已完成事項”。
A4大本子:只包含“今日記錄”,到晚上的時候把小本子中的“已完成事項”,歸檔到“今日記錄”。
我們可以用一個小本子來放“今日待辦、收集箱”,然后用幾頁來放“已完成事項”。
白天,我們的GTD方法照常執行,不過多了一個環節,就是把完成的事情放到“已完成事項”。等到晚上時,再憑記憶把“已完成事項”歸檔到大本子的“今日記錄”上。
像這樣,就解決了攜帶不便的問題。
還是想問一下,為什么要用紙筆而不是用軟件的形式執行GTD?軟件不是更便捷么?
這個問題嘛,來看看我們往期的老學員怎么說的:
壹O壹%:“我個人說一句,紙筆的意義在于門檻低,不容易打擊人,也不容易添加操作軟件的麻煩。雖然寫那個便利貼可能比較麻煩。但是根據我的經驗來看,這確實是最容易堅持下去的方法,因為可見的成就感會很強。”
總的來說,紙筆主要有3方面的好處:
- 可見的成就感,讓人更容易堅持。
- 手寫能夠刺激大腦更好地思考。
- 避免了使用app的門檻。
但我還是想問一下,要是有的同學受環境限制,即使一個小本子也不便攜帶怎么辦?
若實在受限,用app也不是不行。
IOS設備可以在Appstore搜索“Things” https://culturedcode.com/things/,安卓設備可以在應用商城里搜索“奇妙清單”。
(5)便利貼感覺不方便
使用便利貼的原因在于,這樣可以使收集箱和今日待辦能重復使用,避免了事項要抄來抄去的麻煩。
比如,很方便就能把長期收集箱的事項移動到短期,把短期的事項移動到今日待辦,把今日待辦的事項移動到今日完成,或者把今日待辦中沒辦完的事項移回收集箱,等等。
所以,只需寫一次便利貼,就解決了反復謄寫的困擾。而且看到每天的今日記錄上的便利貼,能產生較大的成就感。
對了,如果是用塑料便利貼,建議用鉛筆寫,因為用墨水筆寫的話容易弄花。
是的。另外,你還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設置顏色和事項的含義,比如“紅色便利貼”代表重要事項,“綠色”便利貼代表工作之外自己想做的事情。
固定事項或者臨時完成的事項,也要用便利貼么?
這種情況的確可以不用便利貼。
剛剛也說過,比如中間臨時完成了一個“協助王經理修改報告”的任務,就直接寫在“今日完成”上。
哦,說到這里,我明白了,如果自己制作模版的話,只需要打印1張“今日待辦、收集箱(短期)、收集箱(長期)”對吧?
是的。只有“今日完成”需要打印多張(每日一張)、“本周總結”需要打印多張(每周一張)。
那便利貼的確很方便,再也不用抄來抄去了,因為許多模版頁可以重復利用。
(6)低價值事情太多,忙忙碌碌卻沒什么成果
這問題可以從兩個角度出發。
第一個角度【梳理收集箱】。
如圖左上角,我們可以貼一張紅色的大便利貼,命名為“重要事項”,然后把重要的待辦事項(寫上截止時間)貼在大便利貼上。
像這樣,我們就能記得優先去完成最有價值的事情,而不是先做雞毛蒜皮的小事。
如圖左下角,當我們有一件比較大的事情,也可以貼一張淺色的大便利貼,然后把事件名稱寫在便利貼上。
然后,我們可以把這個事情分解成更具體的待辦事項,寫成多個小便利貼,貼在這個大便利貼上。
如圖右邊,寫的是一些普通的待辦事項。
【梳理收集箱】可以讓我們為事情分清輕重緩急,也可以讓我們把比較大型的事項拆分成更具體的事項,便于執行。
像這樣,我們就更容易做出有價值的事情,避免“低價值事情太多,忙忙碌碌卻沒什么成果”。
解決這個問題還有一個角度——【每日復盤】
如圖,“今日完成”的右邊就是復盤區。我們可以寫下對每天所完成事項的想法。
就拿第一課“遇事先思”的小任來說,他能遇事先思,很可能是對過往的事情有復盤總結。
另外提一句,GTD方法最重要的就是堅持。因為每日復盤這件事情,越是有積累,復盤的效果越強。
日積月累,你就能根據每日記錄,分析很久以前的自己具有怎樣的習慣和思維,然后不斷地改進成長。
不斷地記錄復盤,你的做事方法就越來越能“高效率+高價值”。
(7)行動力差,計劃好的事情很難落實
記不記得我們之前講的“自我”和“感受”這兩個小人?
為了讓這兩個小人不產生矛盾,我們有各種各樣的做法。
例如:不要往今日待辦中放太多事項,可以先放一些,等完成了再繼續添加,以獲得持續的激勵感。
又例如:我們可以先降低“感受”的阻力,先使用一些簡單的時間管理方法,比如“待辦事項、番茄鐘”,等簡單的方法運用熟練后再用“GTD時間管理系統”。
又例如:我們可以每周和自己約定,每完成多少個番茄鐘,就給予自己一些獎勵。
其實,在“兩個小人”的行動力模型下,我們可以自己原創各種各樣的方法,來讓它們能走在同一條路線上。
所以,不必陷入無奈和沮喪的情緒,請主動開動大腦去思考,一定能找到合適你的解決方案!
簡寶玉寫作群日更打卡第1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