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原寶潔創(chuàng)業(yè)板的校友聊起創(chuàng)業(yè),這幾點覺得頗有意思。
一、有趣 VS. 有用
和某90后創(chuàng)業(yè)者聊天,忽聽得驚人之論:
“有趣比有用更重要,如果連有趣都做不到,我們才不關心你是否有用。”
Alex 提到,其實這《How Brands Grow》中經典的思想:品牌獨特性。
在競爭變得激烈時,獨特性讓品牌殺出重圍。
所以,這里的有趣片面了,它其實是說的個性化。
它可以是:好玩,酷,草根。。。關鍵在于,“不一樣”得讓人驚喜。
而當整個市場的供應都還處于供不應求的時候,做到“有用”已足以讓用戶趨之若鶩。
由此可見,“有趣” 和“有用”,其實并不是互相沖突非此即彼的,而是在市場供需關系不同階段的不同制勝點,其中,有用是必須的,有趣是高級階段的加分項。
舉例:
1 - 在滿足了用戶通過互聯(lián)網購物方便和平價的基本需求(有用)后,淘寶系和京東選擇了不同的個性化來吸引用戶
淘寶的多樣性 vs. 京東的效率

- 在滿足了護膚的基本功能后,SK-II 和 Estee Lauder選擇了更深入的情感訴求來吸引用戶
SK-II 的 “change destiny" VS. Estee Lauder 的 “25+ 年輕向前”

二、情趣用品
由有趣,馬克童鞋聊到一個企業(yè)的至高境界是“情趣用品” : 情懷,趣味,有用,有品。
細思下來,極為認同。
無情懷,無以實現價值。
無趣味,無以堅持。
無用,無以生存。
無品,無以做出個性和格調。
三、取勢,明道,優(yōu)術
Iris聊到這幾點,觸發(fā)了我這幾天的思考。
取勢
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
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荀子
《從0到1》里面說到創(chuàng)新,真正的創(chuàng)新都是現在一個邊緣但是足夠垂直的領域做到最大,然后這個邊緣領域逐漸發(fā)展成為主流的時候,你能享受創(chuàng)業(yè)帶來的巨大增長。
找到一個目前足夠邊緣但未來大概率成為主流的領域,提前進入耐心布局,這是取勢。
而這一點,是非常考驗創(chuàng)業(yè)者的洞察力的。
創(chuàng)業(yè)者要看到的,是“未來之必然,現今之未然”。
另外一個角度,要能取勢,必然是早已布局深耕,只待勢起而取之。萬不可見到風口再去追逐。
多少人因為老羅的東半球最佳產品經理脫口秀認識了科大訊飛,意識到語音輸入是風口。而這家已積累10年滬深市場市值最高軟件企業(yè),已經是全球語音第四大科技企業(yè)。
近兩年無人機成為熱點,大疆才開始為國人所熟知:而在此時,它已默默耕耘10年,已成為全球第一大民用無人機生產商。
當勢已變成“現今之已然”再去跟風,在別人所說的風口上去追逐,除非你有逆天的資源,否則失敗幾乎是注定的。
以程序員客棧而言,我們取的,是企業(yè)網絡化之勢,是個人崛起之勢;是更先進的生產組織方式逐步挑戰(zhàn),取代舊有的低效的方式之勢。
而此勢方興,尚未流行,恰是好時。
明道
有了遠見,下一步,則是找到正確的路,去實現目標。
這里的明道,如果結合老子原本的“明道若昧”來理解,更有意思。
我們的認知是有局限的,局限于過往的經歷,視野,和格局。
因此,我們每一個階段所認識到的“道”,必然是片面的。
從創(chuàng)世紀到大爆炸理論,我們總是只能基于已有可觀測實例,來推測這個世界的真相。
對比老祖宗,先進的地方并不在于“大爆炸”理論本身,而在于我們意識到自己可能不正確,因此能夠辯證客觀的尋找證偽的邊界來描繪更全面的圖像。
回到創(chuàng)業(yè)中的“明道”,我會認為是要找到實踐的方法論,而不是具體的某一件事情。
以程序員客棧而論,我們的明道,是專注于解決當下的最主要矛盾-這個矛盾會隨著勢的發(fā)展而不斷變化,我們專注于找到并解決它。
優(yōu)術
比別人,比自己過去,更好地解決問題。
這是優(yōu)術。
很多時候,人更容易沉浸在優(yōu)術里面,而忘了前面兩點。
被戰(zhàn)術上的勤奮,掩蓋戰(zhàn)略上的懶惰。這是大忌。
總結如上以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