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分析閱讀的最后一個階段了
沒有什么能阻擋讀者發表自己的評論
受教是一種美德
受教或是能學習是一種極為主動的美德,如果不能自發的運用獨立的判斷力,他根本就不可能學到任何的東西,或許他可以受訓練,卻不能受教。讀者必須懂得如何評判一本書,就像必須懂得如何才能了解一本書的內容。也是在引導讀者訓練自己的受教能力。
修辭的作用
在作者看來,修辭就是要知道如何說服對方,因為這也是最終的目標。相反的,在讀者看來修辭的技巧是知道當別人說服我們的時,我們應該如何反應。
化解爭論
一個人在與別人對話時,就算有不同的意見,最后還是希望達成共識。在爭論之中,一個人絕不能忘了這是教導別人,也是自己的受教的一個機會。
第九個規則:在你說出“我同意”,“我不同意”,“我暫緩評論”之前,你一定要肯定的說:“我了解了”。
評論不是不同意對方的看法,毫無理由的同意也是不行的。暫緩評論也是評論的一種方式,這只是一種有些東西還未表達的立場。你并沒有被說服。
第十個規則:當你不同意作者的觀點時,要理性的表達自己的意見,不要無理的辯駁或爭論。
大多數人會以贏得辯論為目標,卻沒想到要學習的是真理。所謂贏只在于增進知識,而不是將對方打敗。
第十一個規則:尊重知識與個人觀點的不同,在做任何評斷之前,找出理論基礎。
知識是存在于可以辯護的意見之中的。
這三個規則在一起所說明的是批評式閱讀的條件。
第一:要求讀者先完整的了解一本書,
第二:懇請讀者不要爭強好辯或盲目反對,
第三:講知識的不同意見看作是大體上可以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