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p91-101 3.1知覺歷程(選擇 組織 詮釋 協商)
原文:直覺詫異,在干擾關系的同時也能增進人際關系,通過他人的眼睛看世界,你可以得到不同的領悟,這通常要比個人經驗的理解更有價值。
感受,跟別人的一些交流我們之間會產生聯結,另外的話自己看問題的角度是有限的,通過跟別人的溝通,我們能看到一個不一樣的世界,有時候跟自己現有的想法產生碰撞,可能產生新的靈感,這個也是,增強自己對事物理解的一種方式,討論讓人的思路更加清晰。
原文 我們的注意常常也和能刺激我們頻繁的對比或者轉變有關。換句話說,一成不變的人或事物難以引起我們的注意。
感受 像我們平常的工作啦,生活啦,學習啦,可能稍微有點一成不變吧,可能有點枯燥,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要學會為中間加入不同的元素,刺激我們的大腦,不要顯得那么單調。比如說工作的過程當中可以嘗試跟之前沒有聊過的人多溝通一下,也許看到一個不嶄新的世界,也許會多一個朋友。去單位的時候可以走一條常規路線,回來的時候可以換一條路線,刺激下大腦。另外工作方式上可以稍稍做一下調整,增加一點難度,這樣也會非常有樂趣的。
原文: 每個人都有一套不同的方案來阻止我們對于其他溝通的印象,社會科學家稱之為知覺基模。
感受 平時我們會按外貌或者說社會角色,互動風格 心理特質,從屬群體等等某一個緯度對別人產生一個固定的模式,也就是貼標簽。大部分情況下是不太客觀的,很古板的印象,如果有了不太好的感覺后續估計很難再去深入交流下去啦。那我們跟人交流首先要有一個溝通的廣度,溝通多了之后,了解的才會深入一點,才會更加真實,客觀。有鑒于此我們跟人溝通的時候盡量去發現別人的優點,這樣你才有繼續溝通交流下去的動力。缺點每個人都有,大部分都會第一印象發現別人的毛病,而你卻能發現他們的優點。多么罕見的能力。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