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人說愛情就是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遇到合適的人,合適的時間該是什么時候了?是生理年齡,還是心理年齡?或者說是內心情感的悸動的時候?到了二十三四歲這個尷尬的年齡階段,無論愿意與否,周圍的人總是免不了要擔心你的終身大事這個問題,于是七大姑八大姨開始行動起來了,把自己身邊那些她們認為合適的人向你介紹,希望促成一段姻緣,大多數時候真讓人有種皇帝不急太監急的既視感!然而這些親朋好友也不過是關心你,畢竟這樣的事兒,她們得不到什么實質上的利益,甚至有時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這樣的熱情使我們產生了“是時候談戀愛”的感覺,于是這就是合適的時候了。
由于網絡的發達,中國的上網率蹭蹭的上去了,而那些年紀輕輕就遇到“真愛”的她們,以最快的速度在自己最美好的年華里生下屬于她們愛情的結晶,過早的進入婚姻的生活,她們便是那群驗證“如果一個女人愛一個男人,最好的方式,就是把他放在子宮里”,她們就是所謂的“合適”吧!讀了十幾年的書,有很多的同學,初中同學,高中同學,大學同學,而這么多同學中除了大學同學大多還在奮斗或者偶爾撒撒狗糧之外,更多的是表達人生的迷茫,對未來的不確定,其他的大多已經開始在空間,朋友圈里曬娃,秀恩愛了!她們大都一臉幸福的模樣,天真無邪,眼里心里全都是娃兒,老公,視自己為家庭的附屬品,一生為孩子老公奉獻自我,孜孜不倦!日復一日,我們這群已經單身多年,依舊一無所有的人在這種曾經親密相識的人早已有了歸屬的落寞中,開始感覺到“是時候該找個了”!
已成長為二十多歲的我們,經過青春期的懵懂,那時情竇初開的我們在老師,家長及周圍的人的四目中,默默地隱藏著自己的感情,深怕被發現,變為那“十惡不赦”的罪人,害怕成為眾矢之的,于是覺得這感情不過是一種累贅,壓的年少無知的我們喘不過氣來,甚至在心里撐起一把大傘,遇有太陽照射,便在心里留下一大塊的陰影,不敢逾越半步。這樣的我們,帶著嬌羞與不安,走進了二十多歲的年齡,而此時的我們在日復一日的“感化”下,已經認為一個人過也不錯,何必多一人,增加心里的苦惱,畢竟沒有人五百年前在我們心里留下一滴眼淚,播下愛情的種子,更沒有月老的三生石與紅線帶領我們走向那一生的歸宿。
在這種情況下,遇到“愛情”時的我們,徘徊,不安,害怕甚至是恐懼,兩個異性之間過于的親密,特別是獨處,總讓我們感到不安,甚至是無所適從。但父母的殷切希望,家人親戚朋友無私的關心,周遭所遇之人的直意表達,漸漸地變成了我們的圍城,一圈又一圈,甚至是慢慢的變小,強大的氣場,壓的我想逃離,卻無處躲藏。我想走出這圍城,去尋覓自己的人生,最后卻不過是回到柵欄里看風景。擺脫不了的命運,變成了我們不斷的試愛的過程,變成了我們勉強將就的抉擇,變成了我們封閉自我,獨自求生的境況。
而這是否就是所謂的合適呢?在這合適的時間里我們早已迷失,不知愛為何物,變得錯亂,只求一安身立命之所,順其自然,不再受人為的摧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