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野餐》中令人映像最為深刻的估計就是那個42分鐘的長鏡頭了吧。空間是虛擬的,時間是錯亂的。亦或者時空就是如這般的存在。
?從我看的第一部文藝片《蘇州河》到今天看的這部《路邊野餐》我似乎發現一個道理。是不是所有的文藝片都要讓人看不懂,好像人們要是一遍就看懂了這個電影這個電影就不算文藝片了?
?每個人心底都有一個夢,每個人做的夢也有不盡相同。你看不懂我的夢,我也看不懂你的夢。正如我們看不懂導演所想要表達的東西。因為那是他的夢,所以能懂的人少之又少。
?電影中現實與幻想的穿插就好像我們生活中的掙扎。每當我們面對生活中的不如意總是想要是能什么事都如意就好了。其實這就是我們自己的幻想,電影中把這種幻想放大,直觀的呈現在觀眾的面前。引起我們的觀眾的共鳴。
?藝術創作來源于生活卻又高于生活。它給我們帶來的不僅是精神上的一種愉悅,更是引起我們對某件事物的反思。不僅是電影,戲劇也是如此。現實和戲劇之間的區別在于,現實中發生的事是不可逆轉的,而在戲劇里它可以從頭重新開始。戲劇是一種對現實的模仿、共鳴。 戲劇是與人們種種憂慮有關的,因為人么總是擔心自己可能由于各種各樣的誘惑而在行為上發生過錯。 保羅·薩特說戲劇形式是他可以用來把他的抽象的哲學思想中某些具體含義表達出來的唯一方式。
?戲劇說到底是一個研究人的東西,它可以把一個人的人性完整的展現在觀眾面前。無論是自私、貪婪、溫和、都能有具體的行為動作來表現。一個好的編劇是與他的人生閱歷分不開的。只有當你見過許多的人,走過許多條路,登過許多座山,你才會慢慢懂得人性。
?本周成長任務選的電影是《釜山行》。這部電影跟美國的喪尸類型片很像,但卻不是模仿而是開辟一種新的表現手法。看似主題是講訴人們在面臨喪尸大爆發時如何生存下來,實則不然。很多人都在刷朋友圈說人性這兩個字。但《釜山行》到底講了怎樣一個人性呢?我只能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想說的是這部電影很好的從引起人們反思這個點上入手,從而引起了眾人好評。這部電影避開了自己的無法像好萊塢那樣制作大場面的短板,而是大打感情牌。例如夫妻之情、父女之情、這都很好的擊中了觀眾脆弱的感情線,這值得我們學習。
?希望我們能在今后的創作中寫自己心中最初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