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柳君書房陪伴你的第44天。
▼
今日話題 ~
“實事求是”
作為一位優秀的領導者,你需要具備哪些基本行為?
在拉姆.查蘭的著作中,查蘭先生歸納了“領導者的七項基本行為”,讓我們來一起對照一下:
1.全面深入了解企業和員工
2.設定明確的目標并排出優先順序
3.持續跟進,直到達成目標
4.賞罰分明,重獎業績優秀人員
5.通過教練輔導提高下屬能力
6.了解你自己。
上周的某篇文章中我們談到了第一項行為:全面深入了解企業和員工。
那些僅滿足于知曉表面工作,與實際工作若即若離的領導者絕難帶出一支強大的團隊。
他們連公司里最真實的情況都不了解,連與自己并肩作戰的團隊伙伴都不了解。
他們只在乎自己在媒體面前的曝光度,或個人的所謂受尊敬、被崇拜的程度。
這樣的企業已經岌岌可危。
作為一位優秀的領導者,我們必須身先士卒深入實際工作中,深入了解自己的企業和員工。
花時間與員工們待在一起,與客戶們待在一起,如此才能知曉客戶要的究竟是什么?員工們各自的優勢和劣勢是什么?
今天與大家聊聊領導者七項基本行為的第二種:實事求是。
實事求是,說起來簡單,執行起來可不簡單。
拉姆.查蘭告說到,
實事求是是執行文化的核心,但對于大多數組織來說,員工常常是在盡量避免或掩蓋現實。
為什么呢?因為實事求是的態度有時會使生活變得非常殘酷。
執行文化的核心是實事求是。
但實事求是卻是最難的,從人性的角度來說,人們會本能的趨利避害,報喜不報憂。
員工、各級管理者會有意無意的掩蓋現實,尤其是掩蓋最殘酷的現實。
人們甚至于寄希望殘酷的現實會“自動”消亡。
但很顯然,困難不會“自動”消亡,只有當人們勇敢去面對了,采取了實際有效的行動,問題才可能被各個擊潰。
倘若一個組織里充斥著掩蓋現實、逃避困難的風氣,企業決策人,也就是我們常稱的老板,將會是最后一個知道最壞消息的人。
惡劣的是,此時小問題已被拖成了大問題,甚至關乎到企業的生死存亡。
既然實事求是如此重要,那人們該怎么做呢?
對此拉姆.查蘭談到:
如何使自己在做出任何決策的時候,始終把實事求是的態度放在首位呢?
首先,你自己必須堅持實事求是;其次,要確保組織中在進行任何談話的時候,都把實事求是作為基準。
作為領導者,我們必須堅持實事求是。
如果領導者本人就喜歡逃避問題,掩飾窘境,怎么可能要求部屬們具備實事求是的工作風格呢?
在領導者本人做到了實事求是之后,接下來便是對組織全員提出同樣的要求,確保全體同仁在進行任何談話的時候,都把實事求是作為基準。
作為領導者,首先必須非常清楚地了解公司當前所發生地一切,與此同時更需要關注公司外部,了解其他公司的狀況:他們的進步是否比我們的更大?是否獲得了一些突破性的進展?我們如何改進等等。
所有的一切必須基于面對現實,從最真實的情況出發。
直面現實,將痛處和短板拋出來,使組織里任何對話都基于實事求是。
在此基礎上,團隊成員在執行型領導者的帶領下共同探討出最好、最適宜的解決方案,而且最重要的是,腳踏實地采取切實的行動。
唯有行動才能帶來改變。
當然前提是實事求是。
版權聲明:本文為楊柳君原創文章,來源微公號:執行官日課(y823021823)轉載或其他事宜歡迎聯系助手,微信:13262891595(手機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