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柳君書房陪伴你的第30天。
▼
今日話題 ~
“保持與員工的親密溝通,保持對核心業務的密切關注”
01
“執行,必定是從最高領導者開始”
什么樣的行為是領導者必須具備的?
拉姆.查蘭先生給了我們指引。
領導者的七項基本行為是:
全面深入了解企業和員工
實事求是
設定明確的目標并排出優先順序
持續跟進,直到達成目標
賞罰分明,重獎業績優秀人員
通過教練輔導提高下屬能力
了解你自己。
02
接下來我們將就這七個行為一一進行分析。
今天這篇文章,跟大家聊聊第一種行為:
全面深入了解企業和員工。
有些領導者喜歡站在人群中,他們對著人群高聲發表演講,滿懷信心的談論公司。
媒體或局外人士對他們心生敬意。哇,真棒。
但組織內的人卻為此詫異:站在聚光燈下的那個人,他一點都不了解公司,他幾乎沒花什么精力在公司的具體事務上,那份自信從何而來?依據是什么呢?
您屬于此類領導者嗎?
醉心于聚光燈下,沉迷于人群中,而對具體、枯燥的日常事務則避之不及。
這顯然不是領導者該有的行為。
作為一名領導者,你必須全面深入的了解企業和員工。
關于這一點,我自己深有體會。
多年前,我也屬于“表演”型選手。
作為一個能在公眾場合準確、清晰表達自己觀點的人,我比較容易得到他人的支持。
于是,創業初期看起來沒那么難。
但僅有這份能耐看起來是遠遠不夠的。
直到摔過跤之后,我才開始重新補之前欠下的功課,意識到自己與理想之間的遙遠差距。
于是靜下心來,用匠人精神打磨產品,提煉盈利模式。
這個過程很痛苦、很難熬,但也非常有成就感,終令人心情愉悅。
真正的成長莫不是與痛苦相伴的。
輕而易舉的,沒有任何痛苦的成長,當然不能算真正的成長。
03
作為一個領導者,不能靜下來,不能挽起衣袖,不愿投入到瑣碎、枯燥的日常工作中,那么他絕難帶領團隊取得上佳的成績。
有些領導者在非正式場合表達對部屬的關注時,談論的多是些不痛不癢的話題。
例如:“你們家的孩子還好嗎?幾歲了?讀幾年級?”
或者“你要注意身體,最近好像有些感冒了”等等。
作為高素質下屬,人們其實并不滿足于類似的溝通,他們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有較高的期許,他們更希望領導者在與自己溝通時,詢問一些工作中的實質問題,正好趁這個機會呈現出自己的才華和能力。
而領導者卻沒有……
高素質部屬會因此產生強烈的失落感。
04
作為領導者,深入實際的工作作風可以使你與員工建立起更為密切的關系。
當領導者投入一定精力在實際工作中時,當他們花費了一定時間與員工待在一起時,他們將有兩方面的重要收獲。
一方面他們對實際工作建立了直觀認識,而不是只滿足于坐在辦公室里聽取員工的匯報。另一方面他們會與員工建立起相對深刻的私人關系。
這兩方面對于領導者非常重要。
領導者需要親臨一線,需要走到客戶中聆聽客戶的心聲。
領導者也需要與員工,尤其是關鍵員工建立良好的私人情誼,此舉對穩定團隊大有好處。
當某位關鍵員工受到其他工作機會的誘惑時,他想到自己與領導者的良好私人關系,員工多半會慎重決策,而且大多數情況下他們會選擇留在原企業。
“作為一名領導者,你必須親自參與到實際的企業運營當中去,而絕不能以一種若即若離的態度來經營自己的企業。”
有多少企業,就是死在領導者的若即若離中。
領導者既沒有保持對核心業務的密切關注,也沒有保持與關鍵員工的親密溝通,致使領導者嚴重脫離工作實際,成為組織里那個最后一個知道壞消息的人。
深入市場一線,親力親為,聆聽客戶的聲音,與員工們待在一起。
作為領導者,您是這么做的嗎?
版權聲明:本文為楊柳君原創文章,來源微公號:柳君說(y82302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