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個非師范,非英語教育專業的人來說,第一次當老師,帶56個零基礎的農村學生來說,挑戰不是一般的大。
而且學校連參考教案都沒有,任何資料都沒有,只給了我一本課本,還有一本教師參考用書是我去教材科翻箱倒柜找到的,那個老師說只有這一本了,應該是去年留下的,有用你就拿走吧。
沒有任何參考,全靠自己摸索。
剛開始上課,學生都不認識,也不知道他們的水平。上課一團糟,思路很亂,語速也很快。而且剛開學那三周,整個學校都未進入正軌,很多科目沒有老師,只能上自習,而有時自習由是班主任代。很不幸,我是班主任,前三周,差不多都是我在代課。本來想用這些課上英語,結果是更多的時候在講紀律。上沒幾分鐘,下面滔滔不絕,聲音比我還大。只能暫停講紀律。導致課堂效果極差,好好的教學思路被打斷。
后來不斷去觀察學生,回小學問他們的班主任,他們在小學的學習情況。很不幸,他們都不喜歡學習,而且在小學的各種壞習慣都沒改掉,上了初中,因為沒有老師,他們被放養式的放養一周,那些壞習慣更加強化了。人已經徹底懶散,還沒收心。而我們因為耽誤了兩周課程,怕耽誤后期課程,一上課就開始學習新知識,沒有任何銜接,更沒有太多準備。老師備課匆忙,學生還未收心,每個人狀態不好,導致教學效果不好。
擔心自己上不好課,也不斷去聽老教師的課,發現他們上課很自然,指令很清晰,思路也清晰。反觀自己,這些都是不足。而且我上課速度比較快,沒有考慮學生掌握情況,互動不夠多。同時也沒有太大耐心。看到學生不肯開口讀書,叫了幾遍不讀,就要求全班起立朗讀。
教學不夠自然,思路比較亂。而且因為是班主任,很多學校布置的事情,沒有時間傳達,都只能有上課時間說紀律,說學校的通知。最后還沒說完,十幾個調皮學生都起哄了。導致后面全是說紀律無法正常上課。
教學,教與學,是師與生的配合。很遺憾在這里很少有學生的配合。因此要花很多時間與學生磨合,交流,讓他們喜歡英語。
因此浪費了很多教學時間,導致快段考了,考試要考的范圍的課沒有上完,只能趕課,不再考慮學生掌握情況了。而且也沒有時間講練習鞏固所學知識。不僅時間趕,而且內容也多,但是還有半數不想讀書的,全班56人,只有23人交作業。上課說話,吃東西下位太多。嚴厲批評后,他們不做這些事了,就趴桌子上睡覺。上課問他們之前學過的東西都是一問三不知,聽寫單詞,也不寫,PPT展示的圖片,讓他們說單詞都沒幾個人看PPT的。經常一人唱獨角戲,無人配合。而最頭痛的是做筆記。初中生了還不會做筆記,老師在黑板上板書了,也明確說明要記下的,沒幾個動筆,還得下去一個個提醒。最夸張的是一個知識點記了15分鐘都沒寫完。導致一節課就這樣浪費了。不止是我教的班,另外幾個有經驗的老師上課,都得下去提醒每個人做筆記!
除了上課與學生磨合不夠,學生跟不上老師思路外。教學中抓不住重點也是個問題。雖然在備課本里寫了重難點,但是上課時,感覺還是依舊抓不住,說不透吧。只能靠練習去加強知識點的運用。
總之,上課還不夠自然,思路不夠清晰,對學生的反應,互動不夠,在教學中比較明顯。優點就是擅長應試技巧,評講試卷效果好,講過一次試卷再考下一張,每個人都有進步。不知道是不是在培訓機構待久了,上課都習慣應試教育,只會講試卷,答題了。卻忽略課本里的內容,沒有單詞,課文做基礎,再多應試技巧也是枉然。只能慢慢磨礪上課技能了。沒有參考教案,一切都在摸索中。
這次段考沒有一個優秀,20多分占三分之一以上。及格的也就十來個。平均分基本是墊底了。除了學生厭學外,自己教學經驗不夠也是原因。總之希望期考能有進步吧。